邹骥:科技和产业革命或破解能源“不可能三角”矛盾

来源: 气象小秘书
2024-06-21 10:08:24

  中新网北京6月20日电 (记者 夏宾)中新社国是直通车20日在京举行“能源中国——统筹转型与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下的产业动能焕新”主题活动,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邹骥在活动上说,长时间以来,经济增长、能源安全和气候与环境保护一直是我们追求的政策目标,但在传统能源技术、治理体系内,这三个目标很难相向而行,并呈现出所谓的能源“不可能三角”矛盾。

  面对这一矛盾该怎么办?邹骥表示,过去十多年间,以可再生能源发电、储能技术、电网技术、人工智能等一系列技术在能源行业中的应用发展壮大为标志,能源科技产业革命已汹涌而至、方兴未艾,越来越展现出上述三个政策目标是可以协同实现的前景。

  邹骥认为,中国宏观经济目前总体上处于增长动能转换的档口,高质量发展的一个新的显 著要求,就是发展要对全球气候和生物多样性以及稳定的生态系统和优良的环境质量作出贡献。健全的生态系统和优良的生态环境质量正在成为国民财富中占比日益上升的自然资本组成部分。“这是我们在增长过程中,正发生的根本性变化。”

  他还提到,绿色低碳领域的投资潜力也在不断扩大。根据能源基金会及合作伙伴估计,在未来的30多年的时间,绿色低碳领域投资潜力可达到140万亿元到200万亿元人民币左右,这一数字背后是实体经济中质量、需求、资源、技术、产业、盈利和收入来源等内容的实质性变化。

  “未来30年,我们有理由认为绿色低碳数字化和人工智能发展就可能成为新的收入增长的主要驱动力。”邹骥说。

  在他看来,用电需求在可预见的未来还会持续以4%到6%的速率上涨,这一需求必须要满足,那就得有新增装机、新增发电,当下还不能完全用非化石能源。现在中国的可再生能源正处于非常好的发展阶段。希望“风光”产业会在未来十年内成为实现“双碳”目标的“挑大梁”行业。

  邹骥直言,新世纪新经济的大势已经形成,并在创新浪潮汹涌、技术持续进步、投资不断积累、观念不断更新的趋势下,不断得到强化。(完)

  乍一看,这首诗似乎没什么问题,全是在写月亮如何漂亮,风景如何美丽。但如果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其中可能蕴含着李白的初恋故事。

  一是企业高价值发明专利创造优势更加突出。截至2022年底,我国国内企业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96.8万件,同比增长28.7%,占国内总量的73.1%,比国内有效发明专利中企业所占比重高4.1个百分点,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强化。

  冬日上午,浙江省平湖市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得稻家庭农场内,冬小麦像排列整齐的小士兵,长势喜人。农场主张良杰正操作着无人机在农田上方为麦苗有序施肥。

  <strong>粮食生产实现“十九连丰” 农业科技创新迈出坚实步伐</strong>

  “奥林匹克圣火是从雅典开始传递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22年北京冬奥会时,我们都非常自豪。”晚会总导演王欣说,“把这部分加入节目,也是希望大家能铭记历史。”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找准关键核心技术和零部件薄弱环节,集中优质资源合力攻关,保证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和安全可靠,确保国民经济循环畅通。铁西区委书记郭忠孝表示,“我们将全面强化科技创新,将产业链锻造得更强,让‘铁西制造’的成色更足。”

杨芸智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