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大戏院十一载:力促两岸文化深度融合

来源: 第一财经
2024-06-19 03:41:46

  中新网厦门1月1日电(记者 杨伏山)闽南大戏院奏响第一个音符迄今,已走过11年不平凡的历程 。以地处对台交流前沿阵地之优,闽南大戏院持续输入台湾优秀艺术团体的舞台艺术精品,力促两岸文

  2023年12月31日晚,闽南大戏院举办十一周年庆典,盘点剧院创办以来承接和完成的一系列大型演出任务,助力剧场观众“双向奔赴”的点点滴滴。伴随上海民族乐团《海上生民乐》国风音乐在闽南大戏院激情上演,剧院2024年新年演出季序幕同时揭开。

  据介绍,自正式揭幕以来十一年间,闽南大戏院架起城市与国际对话的桥梁,接连引进民族舞剧《红楼梦》、法语原版音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中国歌剧舞剧院舞剧《孔子》、杨丽萍作品2022版舞剧《孔雀》、音乐剧《剧院魅影》中文版、爱尔兰国宝级舞剧《大河之舞》25周年豪华升级版等极具市场号召力的国内外大热剧目。

  闽南大戏院踊跃开展对台工作,通过连续七年的两岸艺术节、两岸艺术家及剧院运营者高端对话、两岸文艺市集、两岸艺术管理课堂、两岸艺术跨界扶青计划等交流项目,不断深化、促进两岸文化深度融合,构建以厦门为辐射范围的海西文化共同体。

  继2016年与台湾音乐时代剧场合制原创音乐剧《微·信》后,闽南大戏院于十周年院庆之际又特别委约台湾果陀剧场创作舞台剧《遗失的第24个白键》。该剧汇聚海峡两岸和香港等地顶尖创作团队,包括台湾果陀剧场艺术总监梁志民、“香港流行音乐教父”鲍比达、台湾“镜文学”签约作家许弘蔚等,对厦门文化予以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进行了一次有益尝试,向“生产型剧院”迈出重要一步。

  该剧总制作、厦门闽南大戏院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罗艳称,《遗失的第24个白键》集两岸艺术之长,不仅拓展了舞台艺术的边界,更是对两岸文化的深刻诠释,有力地传递出两岸文化艺术的精髓和内涵,做到真正的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场馆服务是剧场运营的核心要素之一,闽南大戏院吸引众多国家级盛会、省市重大文化活动落地厦门,出色地完成2017年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文艺晚会、2019年第28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开幕式、2020年第35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提名者表彰仪式、2023年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暨第36届中国电影金鸡奖开幕式等主体活动的用场需求与服务保障工作。

  据披露,2024年闽南大戏院的演出排期中,一系列丰沛的节目已蓄势待发:中阮大师冯满天与著名表演艺术家濮存昕将以一场极具风骨神韵的“弦歌满天”诗歌音乐会正式拉开新一年演出的序幕,而俄罗斯原版音乐剧《恶魔奥涅金》、法语原版音乐剧《唐璜》,以及英国冰上芭蕾《小飞侠》《灰姑娘》等备受瞩目的热门国外剧目的陆续到来,势必将进一步推动厦门的演艺舞台比照国际,让更多观众享受到世界顶级制作的视听盛宴。(完)

  由于当前市场整体大概率处于估值底、经济基本面底、市场情绪底,因此对2023年全年市场持战略性看好的态度。战术方面,经济和市场信心的修复需要有个过程,加上欧美经济可能出现衰退,因此市场未必出现流畅的趋势上涨,震荡走高的概率更高。

  报告还预计,未来两年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人均收入年均增长2.8%,比2010年至2019年的平均水平低一个百分点。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预计2023年至2024年人均收入年均增长率仅有1.2%,将可能导致贫困率出现上升而非下降。

  “这些临时性改造主要集中在急诊和重症病房。”王方举例解释,临时改造的第一个办法是更换大流量调压阀,过去医院氧气管道最大输出量是每小时20-40立方,而近期,医院急诊的用量基本已达每小时80立方,更换大流量调压阀可以提高氧气管道的氧压,压力大了,让氧气输送量更大。

  然而,大多数狠得下心吞刀片、吞铁丝的人,基本都是要“一条道走到黑”的,想要说服他们在手术通知单上签字,难度极高。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全国生态移民大省(区)之一,现有生态移民及涉及人口668.86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13.28%,占全区农村总人口的29.56%。

  如今经审理查明,2001年至2022年,被告人刘彦平利用担任公安部警卫局副局长、政委、局长,公安部党委委员、部长助理、副部长,国家安全部党委委员、纪委书记、中央纪委驻国家安全部纪检组组长、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家安全部纪检监察组组长,十九届中央第五轮巡视第十四组组长等职务上的便利或者职权、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为有关单位和个人在企业经营、案件处理、工作安排、车牌办理等事项上提供帮助,直接或通过他人非法收受财物,共计折合人民币2.34亿余元。

叶志远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