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宁夏剪纸作品交流互鉴活动启动

来源: 中国文明网
2024-06-21 15:02:33

  中新网银川6月20日电(记者 于晶)6月20日,“礼赞新中国·剪绘新时代”2024年宁夏剪纸作 品交流互鉴活动在宁夏银川市兴庆区实验第二小学(北塔校区)举行。来自宁夏22个县区的79位剪纸项目非遗传承人和剪纸爱好者同台竞技,为全校2600名师生匠心巧筑一场艺术盛

  此次活动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亮作品、展才艺、促交流、强素养”为目的,创作主题由专家现场确定为宁夏二十一景、长征文化公园和长城文化公园建设、宁夏十大考古发现、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等,围绕宁夏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壮丽美好的自然风光和新时代宁夏发展的突出成果进行现场剪纸主题创作,用指尖剪绘新时代宁夏风貌,展现近年来宁夏剪纸艺术创新发展成果,推动宁夏非遗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剪纸是与刺绣、服饰等相伴而生的悠久的民间艺术,2014年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宁夏现有剪纸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位,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31位,他们积极传徒授艺,广泛创设非遗保护传承基地和非遗工坊,积极开展非遗研学培训活动,推动剪纸技艺的创新和发展,有力促进了剪纸艺术的传播弘扬。

  “希望可以加强非遗保护与国民教育的合作交流,让更多非遗传承人进校园,更多传统‘宝藏’进校园,推进非遗保护进校园迈上新台阶。”宁夏文化馆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希望广大剪纸传承人及爱好者以剪为笔、以纸为卷,绘就新时代宁夏的崭新图景,展示新时代宁夏剪纸传承人的独特风采,为新中国七十五周年华诞献礼。(完)

  【答“疫”解惑】

  她认为,可以鼓励“非遗在社区”的理念和相关实践,彰显非遗与民众活生生的日常生活的关联性,更有利于维护和营造非遗传承发展的良好生态。可以设立专项基金,对各地的完整非遗资源,不仅仅是代表作项目,开展系统的搜集、整理和建档保护。同时,打造数字化的“北京非遗之旅”文化地图,规划设计数字化的“北京非遗之旅”,让北京的普通百姓和传承人讲述非遗故事,任何人按图索骥亲临传习所现场,实地观摩其技艺展示,通过这样的方式展示非遗的独特魅力。

  时代在发展,游客的底层诉求也在发生着变化,打造成功的旅游度假区产品需要回到需求端思考,以需求侧变化引领供给侧优化。

  记者了解到,虽然丽水北路(石祥路-谢村路)隧道都已建设完成,但鉴于主要用途不同,当天开通的是该隧道的地下二层隧道,限速50公里/小时。

  第一,这是多重压力背景下实现的较好增长。如果从全球经济比重来看,2019年中国经济占全球比重是16.33%,2020年是17.4%,2021年17.7%,2022年保持了基本相当的比重。“从这些方面看,这三年中国经济是不错的,取得这个增长速度很不容易。”

  由厦门路桥集团代建的翔安大桥,起于厦门市金尚路与枋钟路交叉口,接海沧隧道本岛连接线,以桥梁形式跨越厦门东海域,止于翔安大道,接已建刘五店互通,路线全长12.371公里。

王志伟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