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行长刘金:跨国公司“有来有走”是正常现象

来源: 南方网
2024-06-20 12:54:18

  对于推进金融的高水平对外开放,刘金称,“无非就是我们走出去,外资机构走进来”。

  他介绍说,到去年年底,外资银行在中国的法人银行已经达到41家,分行已经达到116家,代表处则达到132家,营业性机构总数量有800多家,总资产超过3.8万亿元。“大家不要以为代表处130多家,又不做什么具体业务,我曾经做过银行在国外的代表,那可是一家银行在这里展业的开始和准备”。

  在走出去方面,刘金介绍,中国银行在64个国家和地区有分支机构。中国的各大银行也都在海外开设了分支机构。“纽约、伦敦、巴黎、法兰克福、卢森堡,近处的新加坡、悉尼、东京都是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中国大型金融机构在那里都有分行或者子银行,这是我们开放的状态”。

  他还透露,中国的监管机构展现了非常开放的姿态,金融监管总局会定期组织国际监管联席会议,请世界各国的监管局、监管机构到中国来,一起为我们在境外的经营提出监管建议、监管要求,回来再逐一落实。

  “双向的开放格局已经形成,大家也有非常好的互动”,他总结。

  刘金还提到了跨境数据传输问题,“这是国际监管的共同难题,中国的金融机构到欧洲、美国开设分行、子行,同样面临跨境数据传输的监管要求。境外机构的监管,一开始可能不太相信我们的数据安全水平,我邀请很多境外监管机构来中国参观各大银行的数据中心、备份中心,大家相互建立起信任,可能就能找到更多的办法”,他介绍说。

  “过去两年,在媒体上偶尔会看到一些不好的报道,说哪家跨国公司或者金融机构又离开中国了,其实有来有走本来就是自然的现象,与各自经营策略的调整有直接的关系”,刘金提到,实际上,外资金融机构在中国发展越来越好,外资金融机构在中国的业务范围和国内金融机构越来越一致。“比如现在已经有13家外资银行被纳入人民银行的‘碳减排支持工具’的范围。碳减排支持工具是一种再贷款政策,原来是中国金融机构享受的,现在已经有13家外资银行可以享有同样的政策了,此外,外资银行已经在国债期货交易中获得了试点许可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共同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跨国企业也一样,有些跨国企业说离开中国了,但是很 快发现他们慢慢又回来了,工厂没有回来,订单又回来了。总之,在经济发展中,中国金融企业正按照要求做好自己的事情,营造好营商环境”,他说。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梁斌 SF055

  从1977年到1982年,邓小平12次谈到船舶工业。“我们造的船,比日本便宜,我们的劳动力便宜,一定可以竞争过日本。”邓小平在1978年6月28日在听取六机部和海军汇报后断言。邓小平还建议,“要多造船,出口船,赚外汇,主要多搞中小船,以民养军。”“造船工业最大的问题是技术改造,要积极引进技术。”“引进技术应该是全面的,包括管理在内。”

  实现世界持久和平,让每一个国家享有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让每一个国家的人民都能安居乐业,人民权利得到充分保障,是我们的共同愿望。各国需要同舟共济、团结协作,构建人类安全共同体,携手建设一个远离恐惧、普遍安全的世界。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李海东27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所谓“气球事件”后,美方仍然对中国进行各种抹黑、栽赃和炒作。美方的这一系列行径将使摇摆动荡的中美关系更加不乐观,这很危险。

  “中国船企受到了金融危机重创,但是国内造船行业不断攀升势头已经不可阻挡。”李彦庆告诉《中国新闻周刊》。2008年,以载重吨(DWT)计,中国船舶工业在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船舶订单量这三大指标上均超越日本,跃居世界第二位。两年后,中国造船三大指标(DWT)上又全面超越韩国,成为世界造船第一大国。

  今天(21日),中方正式发布《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文件阐释了全球安全倡议的核心理念和原则,明确了重点合作方向和平台机制。在今天上午举行的以“全球安全倡议:破解安全困境的中国方案”为主题的蓝厅论坛上,外交部长秦刚表示,《概念文件》展现了中方对维护世界和平的责任担当、对守护全球安全的坚定决心。同时他也透露,中国将适时举办全球安全倡议高级别活动,与各方共商安全大计。<strong><a href="https://news.sina.com.cn/c/2023-02-21/doc-imyhmhnz5142169.shtml" target="_blank" data-comos-dataid="comos:myhmhnz5142169">详情&gt;&gt;&gt;《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全文)》</a></strong>

  坦率地说,作为交战的双方,乌克兰肯定希望中国站到乌克兰这边,俄罗斯自然希望中国向俄罗斯提供更多的帮助,我们可以从双方官员的表态中,看得很清楚。

杨美君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