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赌反弹!沪指跌破3000点,超百亿资金进场抄底,这2只ETF份额更是被买出新高

来源: 楚天都市报
2024-06-22 17:50:23

  本周股指涨跌互现,沪深两市股票型ETF和跨境型ETF合计净流入约130亿元。

  行业主题上看,医药、酒相关ETF被资金看好,而半导体、芯片相关ETF被资金抛售。

  ETF本周净流入资金逾百亿元

  本周沪深两市成交3.54万亿元,其中沪市成交1.56万亿元,深市成交1.98万亿元。截至最新收盘,沪指报收于2998.14点,全周下跌1.14%,深证成指报收于9064.84点,全周下跌2.03%。

  本周主要指数相关ETF表现

  本周市场股指涨跌互现,5只主要指数ETF中,科创50ETF小幅上涨,中证500ETF跌超2%。

  资金动向上,沪深300ETF、科创50ETF和中证500ETF份额分别增加了8.68亿份、8.28亿份和1.8亿份,创业板ETF、上证50ETF份额则分别减少了3.29亿份和1.57亿份。

  上述5只指数ETF本周合计净流入逾36亿元,其中沪深300ETF净流入逾30亿元。

  总体而言,本周股指涨跌互现,沪指跌破3000点,引发资金进场抄底,沪深两市股票型ETF和跨境型ETF合计净流入约130亿元。

  对于近期的市场,有券商表示,近期资本市场多项新规密集发布,但市场整体反应不明显,对于行业以及题材方面的利好处于钝化状态,核心或为当前时点增量资金不足,存量博弈阶段多数资金选择在沪指3000点关口进行观望。科创板改革提及将更大力度支持并购重组,部分科创中小市值尤其是部分前期被错杀的品种,随着相关制度的落地可以重点关注。

  医药、医疗ETF份额创新高

  在行业主题ETF方面,本周份额增加超1亿份的基金有15只,其中医疗ETF、医药ETF和酒ETF分别增加了19.44亿份、6.53亿份和5.52亿份,净流入资金6.03亿元、2.21亿元和3.43亿元。

  在资金流出方面,本周有18只行业主题ETF份额减少逾1亿份,半导体ETF、芯片ETF和人工智能ETF份额分别减少9.58亿份、6.79亿份和5.63亿份,净流出资金7.2亿元、5.97亿元和2.74亿元。

  医疗、医药ETF近期持续调整,周五盘中均创2月6日来新低,但场外资金却在积极抄底。

  医药ETF份额升至513.02亿份,医疗ETF份额升至721.51亿份,均创历史新高。

  医药ETF(512010)二级市场价格和份额变化

  医疗ETF(512170)二级市场价格和份额变化

  有券商表示,2024年医药板块有望提升估值,目前医药的估值水平已经是非常低了,修复到中位数还是有比较大的空间。另外一方面,随着美联储降息周期的开启,全球创新药将开启新一轮的创新周期,国内也能从中受益。

  纳指科技ETF创新高

  本周ETF成交量有所提升,有5只ETF周成交额超百亿元。

  从单个ETF来看,沪深300ETF周成交额超14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纳指科技ETF本周涨1.63%,创上市新高。此外,半导体ETF创近60日新高,而中证500ETF则创了近60日新低。

  近期,以半导体、芯片为代表的A股部分科技成长板块持续走强,其也是近期备受关注的“科特估”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业内人士看来,建立“科特估”体系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然要求,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要支撑,对经济拉动作用显著。

  3只ETF披露下周发行

  基金重仓股向来是投资者关注的热点,但是主动管理型基金的重仓股浮出水面,通常都有一定的滞后性,而ETF布局的标的却是非常明确的,通过跟踪新上市ETF,通常可以发现近期热点个股,新上市ETF带来的增量资金也值得关注。

  目前有1只ETF披露下周上市,跟踪标的为中证软件服务。

  目前有3只ETF披露下周发行,跟踪标的为软件、富时沙特阿拉伯指数。

  投资有风险,独立判断很重要

  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买卖依据,入市风险自担。

  每经 编辑 叶峰

责任编辑:张恒星

  “此前由集装箱船推动的行业景气周期,主要是疫情压制后的反弹现象,2021年下半年起,船舶行业发展已经回归理性。”李彦庆说。2022年,中国新接船舶订单已经出现下降,新接订单量4552万载重吨,同比下降了32.1%。

  其实,泽连斯基说不听普京国情咨文,大概率是一种姿态。要么他自己会瞪大两眼仔细听、仔细研究,要么他下属的情报专家会仔细听普京的演讲,以及注意台下俄罗斯精英们的反应,甚至细化到注意他们的脸部表情、身体语言。之后向泽连斯基汇报。

  邻国日本也在这个领域交了巨额“学费”。1990年,日本三菱重工承接了2艘大型邮轮订单,但由于建造经验不足,2002年,其中一艘邮轮在建造过程中发生火灾被烧毁,损失惨重,另一艘不得不转到芬兰马萨船厂建造。

  “设计结果可以引进,原理只能自己摸索。”李嘉宁回忆说,在邮轮从0到1的设计和建造过程中,还填补了诸多技术空白。设计人员的前期日常工作就是看图纸、查文献、做课题,咨询专家和船级社,仅疏散仿真分析的建模就花了近一年时间。

  1980年春天,从广州飞往北京的航班带来了一张又一张国际订单。3月15日,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时任国家旅游总局局长卢绪章、六机部部长柴树藩等人迎接到了素有“世界船王”之称的爱国华侨包玉刚,商谈订造船舶和航运合资经营等事宜。两个月后,包玉刚的弟弟包玉星赴京,签订了第一艘船舶合同,这是六机部自营出口船舶的第一个合同。7月30日,第二艘船舶合同签订。此间,六机部又争取到李嘉诚的支持,于当年先后两次签署了4艘2.7万吨散货船订单。短短几个月间,六机部连续签订了6艘出口船合同。 

  汪文斌称,对于你提到的问题,我可以告诉你的是,中俄在双边经贸领域保持着正常的合作交流,发展态势良好。中俄双方在多层级保持密切沟通,推动两国关系发展,并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

连凯琳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