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依法严惩源头性毒品犯罪 一年内一审审结毒品犯罪案件514件

来源: 腾讯新闻
2024-06-25 17:57:36

  中新网西安6月24日电 (记者 张一辰)“全省法院坚持依法从严惩处毒品犯罪,加强毒品案件审判规范化建设,积极延伸审判职能,开展禁毒普法宣传教育,持续提升禁毒综合治理效能。”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范思泓24日表示。

  当日,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举行新闻发布会,向社会介绍2023年6月份以来全省法院开展禁毒工作的基本情况、重要战果和主要经验做法。同时,对一批体现依法严惩毒品犯罪的典型案件进行发布。

  据统计,2023年6月1日至2024年5月31日,陕西全省法院一审审结毒品犯罪案件514件。共对936名被告人作出生效裁判,对其中155名被告人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重刑率16.5%,判处十五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被告人46人,占重刑犯的29.6%。

  范思泓表示,全省各级法院对毒品犯罪件持续保持高压态势,依法严惩源头性毒品犯罪、具有严重情节的毒品犯罪及主观恶性深、人身危险性大的毒品犯罪分子,加大对新型毒品犯罪、涉麻精药品等成瘾性物质犯罪、侵害青少年以及危害农村地区毒品犯罪的惩处力度,并更加注重从经济上制裁毒品犯罪,加大涉毒资产追缴力度和财产性判决执行力度,依法惩处涉毒洗钱犯罪和为毒品犯罪提供资 金的犯罪。

  “当前新型毒品擅伪装、易变化,常以电子烟油、糖果、爆米花食物、奶茶饮料等形态出现,未成年人追求刺激、盲目攀比,极易被诱惑误导。”谈及如何预防和遏制未成年人毒品犯罪时,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长常宝堂表示,对利用、教唆未成年人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向未成年人出售毒品,以及引诱、教唆、欺骗、强迫未成年人吸毒的,均应依法从重处罚。

  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刑一庭庭长赵进轩表示,对毒品案件的裁判,既要坚持依法从严惩处的主基调,又要准确把握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突出打击重点,注重打击效果,体现区别对待。具体在案件审理中,根据被告人罪责轻重、所涉毒品数量、主观恶性程度、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作用等具体情节,区分不同情形作出罚当其罪的处罚,切实做到宽严有据,罪责刑相适应。(完)

昆山综合实力连续十余年

  在《国际湿地公约》秘书处看来,政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是确保湿地恢复行动在当地实施的关键角色。

  同时,集全省之力加快推进青海湖国家公园创建进程,研究制定的关于国家公园创建的相关方案目前正在审议阶段。并与海北州人民政府深化协作机制,建立共建青海湖国家公园和国家公园示范州工作机制,与海北州检察院签订协作协议,检政合作建立青海湖北岸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保护公益诉讼检察协作机制,并不断深化与相关科研院所的合作,进一步夯实国家公园创建基础。青海湖国家公园综合科学考察工作启动,《青海湖国家公园综合科学考察工作方案》通过专家审查;编制青海湖国家公园特性研究、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勘界工作方案等工作稳步推进。

  自1997年后,每年的这一天,世界各国都会举行不同形式的活动来宣传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世界湿地日由此走进了我们的生活。

<img style="border:px solid #000000" src="//i2.chinanews.com.cn/simg/cmshd/2023/02/06/ff0987898dc940529a6c4ce8f7ac5044.jpg" alt="" />

不赶高铁、不坐大巴,

林镇茂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