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闽台同宗村族谱交流大会在福建石狮开幕

来源: 半岛晨报
2024-06-09 20:39:24

  中新网福建石狮6月9日电 (孙虹梁白瑜)首届闽台同宗村族谱交流大会9日在福建省石狮市博物馆开幕,“两岸同根脉闽台一家亲——首届闽台同宗村族谱展”同步开展,吸引闽台文史专家学者、同宗姓氏代表,以及台湾同宗村谒祖访亲团成员共100多人参会。

  首届闽台同宗村族谱展共展出38个姓氏、170部、202册族谱,闽台地区排名前12位的大姓,如“陈、林、黄、张、李、王、吴、刘、杨、蔡、许、郑”等同宗姓氏族谱,以及郑成功所在的《石井郑氏族谱》、施琅所在的《浔海施氏大宗谱》,经由中国闽台缘博物馆牵线而编修完成的彰化县福兴乡元中村田头仔《梁氏族谱》、近期成功对接的《青阳霞浯家谱》等均有展出。

  说起《青阳霞浯家谱》,不久前成功“寻根”的台胞吴瑞当分享了自己的经历。“自从十七世祖迁台至今大约有两百年了,我也曾自己回乡寻找亲人,可惜都没有找到。”吴瑞当告诉记者,今年4月,他试着在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公众号后台留言,希望在“对接族谱”方面得到帮助。

  收到留言后,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文献信息中心根据吴瑞当提供的祖辈姓名及迁台等信息,在馆藏的《青阳霞浯家谱》里找到吴家先祖的记录。

  “由于家谱内记载的脉络还不够详尽,因此馆内工作人员黄帆还帮忙联系了晋江西园街道的吴氏宗亲。”经过不懈努力,吴瑞当终于获得其家族完整的迁台脉络。“昨天,我回到我的祖籍地西园街道霞浯社区祭祖、扫墓,内心非常触动,也感谢一路以来帮助过我的人们。”

  “同宗村是指明清时期闽人迁台后衍播而成的,与福建祖地同宗姓、同宗族的村落。”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原副馆长、闽台谱牒文史专家朱定波介绍,福建是广大台湾同胞最主要的祖籍地,闽台同宗村约有1.2至1.5万对。“希望通过这样的交流大会,助力更多台湾同胞实现族谱对接、寻根谒祖、认祖归宗,进一步促进两岸融合发展。”

  据悉,为期4天的本次大会由中国闽台缘博物馆、闽台对渡文化节组织委员会主办,泉州姓氏 文化交流协会、石狮市博物馆承办。大会期间还将举办闽台族谱文化交流对话、闽台同宗村族谱文化研讨会、闽台族谱文化专题讲座、闽台同宗村族谱对接寻根咨询服务等系列活动。(完)

  车缓缓行驶在福建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蜿蜒山路间,阳光穿过密密匝匝的枫香树叶照向路面,清风拂过,扬起一地落叶。

  接到任务通知,广州海关所属南沙海关海新冷链查验科副科长刘涛连夜和同事开展货品查验。“目前港区的进口水果查验能力与以前相比提升近4倍,冷藏箱插座数量也增加至5500个,即使是查验过程,也能保证冷链货品全程不断冷。”刘涛说。

  船还没靠岸,企业已经进行申报。进口水果集装箱在卸船过程中,高清摄像机设备实时扫描,获得的集装箱信息与码头作业系统数据自动关联,对照海关货物申报情况,生成分流指令。

  2400多亩双季稻核心示范区,冬修水利一片繁忙;新引入的花椒产业示范基地,两万余株花椒绿意盎然……冬日的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烽火乡沔泗村充满勃勃生机。

  “还好没什么问题。这么冷的天,很可能又出现气室漏气的情况,咱们可千万不能大意。”两人顺着设备区,将所有气室逐一检查了一遍,等回到主控室时手脚已经冻僵。

  作为我国首个自主可控的区块链软硬件技术体系,长安链诞生于2021年1月,区块链交易处理能力达到10万TPS,相当于每秒可处理10万笔交易。如今,长安链已应用于国家级税务监管、可信数字身份体系等300余个重要领域;跨行业、跨区域的安全可信数字基础设施——“长安链协作网络”已颇具规模。

杨琬升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