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约】产能过剩?中国新能源车企用质量过硬的产品和开放真诚的合作回应质疑

来源: IT之家
2024-05-31 15:44:54

  “这台卡车以氢为燃料,在驾驶室的左右两个座位上,都配备了方向盘。”在威驰 腾(福建)汽车有限公司的生产线上,总裁助理高宗立向采访团介绍了一台主要出口海外的氢能源卡车。之所以设计成两个方向盘,是出于客户需求。

  威驰腾生产线上,除了带有双方向盘的氢能源卡车外,还有氢能源巴士、搭载L4级别自动驾驶的电动码头运输车等12种车型,均为零排放的电动和氢能源商用车。自2019年成立以来,威驰腾瞄准出海赛道,目前98%的产品出口至括澳洲、日本、阿联酋、丹麦等22个国家和地区。随着新能源汽车升温,越来越多的中国新能源汽车进入全球市场,同时也对车企的生产和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

  “减碳的概念,不仅指生产的汽车是零排放,还指产品原材料、生产和售后等过程的环保程度。”威驰腾品牌负责人陈承说,“进口新能源汽车的国家,对工厂生产的碳排放也有严格要求。”以威驰腾为例,其车辆的车身采用的材料是碳纤维,不需要喷漆,而且材料的密度更小,减轻了车身的重量,因此更加节能环保。此外,车辆的骨架采用了不锈钢材质,整车使用年限延长,降低了后续维护成本。

  对于“脱钩断链”和中国新能源汽车产能过剩的声音,作为一家主攻海外市场的新能源车企,威驰腾有自己的体会。

  “中国的供应链和产品体系有着多年的积累,短时间内不可能被轻易取代。”陈承表示,“这些积累,让我们在人工等方面拥有了成本优势,但是在材料、质量和设计上,我们都是对标行业大厂的。”

  陈承说,哪怕是把生产移出中国,一个国家也不能与中国完全脱离关系,比如在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很多企业与中资都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

  而对于中国新能源汽车产能过剩的声音,高宗立表示,车企之间竞争,就是优胜劣汰。

  “谁的产品好,谁就能占领市场。”他说。

  实际上,把高质量的产品售卖到全球,受益的不仅是企业和行业的发展,同时也方便了各国用户。在乘坐体验了一辆电动双层巴士后,意大利籍自媒体人Yasmin在交流会上表示,看到中国新能源车企在短短几年内就能取得如此成就,她不禁想,如果她的国家现在也着手开始筹备这样的企业,经过几年发展,当地的公共交通是否会变得比现在更加舒适、方便?

  各地两会代表委员也纷纷对加快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建言献策。例如,河北省人大代表、省社科院副院长彭建强建议,中小企业不能盲目扩张,铺大摊子,而要因地制宜、扬长避短,把重心放在主业上,深耕细分领域,坚持走“小而专、小而特、小而优”的发展路子,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作为风电干式变压器生产企业,金盘科技获得来自风电领域的大单。公司近日收到“甘肃瓜州宝丰风能开发有限公司甘肃瓜州宝丰风能项目”的中标通知书,中标金额为1.53亿元。

  当事人的上述行为,违反《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739号)第十四条第四款、第二十条第一款第五项、第二款规定。2022年8月,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依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739号)第九十八条第一款规定,责令当事人改正上述违法行为,对当事人处以罚款12万元的行政处罚,对其责任人尹某某处以5年内禁止从事医疗器械生产经营活动的行政处罚。

  2022年12月末,欧盟理事会和欧洲议会达成临时协议,确定欧盟碳关税将于2023年10月起试运行。这一时间较此前确定的实施时间推迟了10个月。

  张力也表示,印度目前的重点主要还是在印度洋,而日本主要维护太平洋美日同盟关系,日印虽然在安全层面有合作,但在认知和内政外交方面的政策差异较大。“双方战略目标不同,合作其实很难走深。”

  随着规模不断壮大,企业需要在更大的舞台施展身手。除了摘牌推进IPO,新三板企业还有一条转板上市路径,即在新三板连续挂牌满十二个月的创新层公司可申请在北交所上市。

蔡原秀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