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边民互市贸易出口业务实现“零”的突破

来源: 金台资讯
2024-06-19 10:41:03

  中新网满洲里6月17日电 (记者 李爱平)日前,一辆载有120件服装、鞋帽、玩具等国产商品的中国籍货车驶入满洲里中俄边民互贸区(简称满洲里互贸区)出口业务监管场地,经过商品申报、海关查验等环节后顺利出境。

  满洲里海关17日消息称,此举也意味着内蒙古自治区边民互市贸易出口业务实现了“零”的突破。

  1992年,中国国务院批准设立满洲里中俄边民互贸区,这是首批跨国界的国家级开发区。1996年11月,中俄双方同意利用中方一侧设施开始单方运营,俄罗斯公民每天以一日游方式从公路口岸经互市贸易区专用通道进入区内观光、购物。

  2016年,该互市贸易区实现深度开放,中方边民及国内游客通过办理“边民交易卡”或“游客卡”进入中俄互市贸易平台进行互市贸易,每人每日购买价值在8000元(人民币)以内的商品,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税。如今,该互市贸易区已有俄罗斯商户百余家入驻,引进千余种俄罗斯商品。

  满洲里海关所属满洲里十八里海关互贸区监管科科长黎光 耀表示,为保障满洲里互贸区出口业务顺利开展,该海关从场地设施建设指导、软硬件设备准备等方面积极做好筹备通关工作,保障了出口商品顺利通关。

  “首批出口货物高效通关,为满洲里互贸区出口业务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满洲里中俄边民互贸区商务旅游局局长李绍梅说。(完)

  “桥吊每天都在作业,万一出了故障,我们抢修的速度快一点,货物进出的速度也就快一分。”夏天说,得益于常态化的精心养护,桥吊现在很少发生故障,但他还是选择24小时待命,即使是休息时间也很少带家人出远门,“这些年也离不开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春节假期,在广西桂林全州县,很多来自周边省区的游客,来到海拔1700多米的高山户外滑雪场。

 <strong> “帮了拜登一个忙”</strong>

  袁霞将公道杯里的茶汤分入来访亲朋的品茗杯,大伙儿围着茶桌,配着茶点水果,边品边聊,话家常、叙旧年、望新年,浓浓的年味儿便从茶香中飘然而出。

  新加坡和马来西亚过春节,有一项独特的民俗项目——“捞鱼生”。多人围一桌,从大盘里争先捞起鱼肉、配料、酱料,一边捞一边大喊“捞啊!发啊!”,愈捞愈高,寓意步步高升。鱼生,本源自中国广东,早年奔赴南洋落地生根的广东人,把鱼生带到新马一带。上世纪60年代,经谭锐佳、冼良、许国威和刘育培四位大厨改良,鱼生和各色配菜各式酱汁同食,边捞边喊吉利话,七彩缤纷、红红火火。

  1.该店1月11日、12日销售“大芒果螺”为48元/500g,工作人员现场对该店芒果螺进行称重,91个芒果螺为500g,属小规格芒果螺,与标称“大芒果螺”不符,存在以虚假信息误导消费者的行为,同时对应日期的三亚市发改委发布小规格芒果螺调控价格为28元/500g,超出当日政府调控价格。

杨佳莹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