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C+会议召开在即,油价表现偏强

来源: 海外网
2024-05-30 09:55:59

  来源:期 货日报

  中信期货能源与碳中和研究团队介绍,当前加沙地区的和谈暂未有突破性进展,OPEC+会议前夕市场开始计价延续减产的可能性,叠加近期美国假日出行数据偏强,油价连续上涨。

  此外,申银万国期货能化高级分析师董超认为,近日油价的上涨还受到需求端的提振。他表示,接下来原油需求端即将进入季节性旺季,6—9月是美国的出行高峰,美国商业原油库存已经连续三周下降,预计后期需求继续回升。

  期货日报记者了解到,近期市场的关注焦点是6月2日举行的OPEC+会议,此次会议将重点讨论产油国在今年剩余时间内是否继续维持自愿减产。

  光大期货研究所能源化工分析师杜冰沁介绍,目前市场预计去年12月底OPEC+达成的自愿减产协议大概率延长至今年年底。从各成员国的表态来看,沙特减产保价的决心一直较强,但是包括阿联酋、伊拉克在内的部分成员国一直希望增加产量配额,并且近几个月这些国家的产量也略超减产目标。从下半年来看,预计伊拉克、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都存在补偿性减产的空间。

  “另外,此前有消息显示OPEC+在审查各个成员国的产能。因此,就算减产协议达成,也可能对各个国家的产量配额有一定调整,关键还是取决于沙特是否能够继续发挥带头作用。由于各大机构对年内全球原油需求增速的下调和对非OPEC国家供应的上调,若会议结果不及预期,对原油市场将产生较大利空影响。”杜冰沁说。

  尽管市场普遍预期OPEC+将维持减产,但是,董超表示,后期仍然会有隐忧出现。此前,伊拉克曾经在一场油田竞拍会上表示不希望继续减产。市场预计6月大概率仍能维持目前产量不变,但后期伊拉克弥补减产的可能性渺茫。

  “从前4个月的减产执行情况来看,伊拉克大约超产20万桶/日,哈萨克斯坦超产10万~15万桶/日,其余国家减产执行情况较好。考虑到减产对支撑油价水平至关重要,预计OPEC+口头上延续自愿减产,沙特、俄罗斯两个大国的供应维持稳定,但其余国家产量或有小幅上升空间。”中信期货能源与碳中和研究团队认为。

  除了OPEC+下一步的减产计划外,地缘政治冲突也是持续扰动油市运行的因素之一。“地缘溢价的本质是市场对供应减量的忧虑,由于俄乌、巴以冲突均进入长期化状态,且对原油供应的实际影响均较为有限,原油价格对上述地缘事件的敏感程度下降,但后期仍需关注是否爆发新的地缘事件影响产油国供应,以及欧美是否收紧制裁使俄罗斯、伊朗等国原油供应下降。”中信期货能源与碳中和研究团队认为。

  “近期海外原油需求出现边际回升迹象,高频数据显示,近两周全球原油库存出现高位回落,但还是处于历史同期高位,后期需求兑现的情况对去库拐点的到来有直接影响。国内方面,目前国内炼厂开工率已有低位反弹迹象,将提振国内原油进口量。”杜冰沁说,需求端支撑还是偏强的,前期油价主要受到宏观因素的影响,美联储降息预期再度减弱使内外盘原油价格以承压运行为主。从短期来看,海外汽油消费旺季即将到来,预计短期油价在需求边际回升的背景下或企稳回升,关注6月2日的OPEC+会议结果。

  “整体来说,当前油价的主要支撑在于OPEC+持续减产的信心和美国在80美元/桶附近的收储;主要压力来自不断推迟的降息和逐渐淡出视野的地缘冲突。整体上内盘油价在600~650元/桶区间波动,目前处于区间下沿。一旦降息时点明确或地缘局势出现新的变化,油价可能重新向上。”董超说。

责任编辑:张靖笛

  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2022年11月发行的1年期、3年期、5年期的大额存单平均利率分别为1.795%、3.296%、3.441%。与上个月相比,1年、3年、5年期平均利率环比下跌,跌幅分别为2.9个基点、0.2个基点、11.2个基点。

  尽管2022年市场行情震荡,但上述宽基指数ETF规模仍然迎来了大幅扩容,背后究竟是哪些资金的配置需求?对此,北京某公募基金量化投资部负责人表示:“长期来看,以沪深300为代表的大盘指数配置需求比较稳定,因为其指数成份股都是经过多年市场验证的蓝筹大市值品种,整体风格偏向大盘价值,受到比较长投资久期机构资金的青睐。”

  数据显示,中央企业2022年全年预计实现营业收入39.4万亿元,增长8.3%;利润总额2.55万亿元,增长5.5%;净利润1.9万亿元,增长5%,效益增速高于GDP增速。

  印尼为2023年东盟轮值主席国,该国确定的主席国主题为“东盟事务:增长的中心”。

  在保障其他弱势群体方面,江西省构建社会救助主动发现机制,将371万低收入人口纳入常态化动态监测范围。2022年,通过主动发现机制,全省累计新增纳入低保、特困人员18.18万人,实施临时救助18.1万人次;多措并举帮扶城镇困难群众,截至2022年11月底,对全省12.28万城镇困难群众开展摸排和就业帮扶,专项就业帮扶活动共计服务17.89万人次。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日前在报告中警告:“以美国为首的全球主要经济体央行继续加息和出售资产造成企业借贷成本不断上升,发达经济体应改变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方向,避免全球经济遭受比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和2020年新冠疫情更严重的损失。”作为全球最大经济体和国际经济金融体系的核心国家,美国应采取负责任的经济金融政策,加强货币政策的多边沟通和协调,把控好政策外溢效应,避免向全世界输出通胀和经济衰退风险。

梁雅文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