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锐评:下一个30年再创奇迹,亚太该走什么路?

来源: 钱江晚报
2024-06-16 00:20:03

  国际锐评丨下一个30年再创奇迹,亚太该走什么路?

  中国有句古话叫“三十而立”。三十,意味着成熟,也意味着一段新征程的开端。今年是亚太经合组织(APEC)首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召开30周年。很多人都在思考,要把一个什么样的亚太带到本世纪中叶?如何打造亚太发展的下一个“黄金30年”?当地时间17日,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APEC第三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呼吁共促亚太高质量增长,承诺中国将以中国式现代化为推动实现世界各国的现代化提供新机遇,给出了中国的答案。

  思考下一个30年的路如何走,不妨看看过去30年亚太的发展。亚太地区平均关税水平从17%下降至5%,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七成,人均收入翻了两番还要多,十亿人口成功脱贫……“亚太奇迹”有目共睹。

  在这样的发展奇迹背后,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主渠道”,APEC作为地区重要经济合作论坛,30年来促进了亚太经济一体化,助力亚太成为世界经济增长中心。另一个是“初心”。APEC成立于冷战结束后不久、经济全球化渐成潮流的背景下,从一开始各经济体就同意超越集团对抗、零和博弈的旧思维,通过深化区域经济合作和一体化,推动亚太经济发展,造福亚太人民,并为此提出了加强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减少区域贸易和投资的壁垒等一系列宗旨目标。

  30年过去了,世界发生了很大变化。亚太已经成为全球经济最具活力的增长带,但同时面临着逆全球化、发展不平衡、地缘政治博弈、气候变化等挑战,个别大国在亚太鼓动“脱钩断链”和阵营对抗,给地区发展造成了干扰破坏。在这样的背景下,习近平主席在本次APEC峰会上倡导“坚守初心、团结合作、携手共促亚太高质量增长”,契合了APEC的定位,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更说出了地区人民的共同心声。

  关注中国的人会发现,“高质量”是中国发展的一个核心词汇。从中国的“高质量发展”到亚太的“高质量增长”,这之间有什么关联?南开大学APEC研究中心主任刘晨阳对《国际锐评》说,中国通过自身经济发展,对创新、绿色、开放等“高质量发展”的概念有了深刻理解,希望把这些经验分享给亚太区域,让更多APEC经济体实现共同发展。本次APEC峰会发布的《旧金山宣言》强调,推动本地区将韧性、可持续性、互联互通、创新和包容性纳入优先事项。这体现了中方相关政策主张。

  实现亚太“高质量增长”,前提是对未来经济发展的趋势与重点有清晰认知。在本次峰会上,习主席强调坚持“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引领亚太合作正确方向。中国提出了APEC数字乡村建设、企业数字身份等倡议,以及APEC绿色农业、可持续城市、能源低碳转型等合作倡议,将更好地为亚太发展赋能。

  在墨西哥东南部尤卡坦半岛小城齐拉姆,奥梅利娅·特雷霍和她的家人有一个心愿——保护红树林保护区内的590多种动植物,其中包括数十种濒危及重点保护物种。中国华为公司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合作项目帮助他们完成了这一心愿。“AI技术合作保护红树林”体现了“创新驱动”与“绿色发展”的重要性,更是中国推进亚太合作的努力。

  实现亚太“高质量增长”,需要协同合作,特别是大国应担起责任,为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发挥示范作用。近日中美元首旧金山会晤达成重要共识,为动荡变革的世界注入了确定性、提升了稳定性。“要维护自由开放的贸易投资”“反对将经贸问题政治化、武器化、泛安全化”……习主席在APEC峰会上的倡议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人们特别注意到,这次中美元首会晤在全球治理特别是合作应对气候危机方面,取得了相关成果。有分析指出,在未来一段时间的APEC合作中,绿色发展或将是进展较快的一大领域。

  实现亚太“高质量增长”,各国有各国的办法,但对很多基本问题的认知有必要形成共识。比如,坚持开放的区域主义、维护APEC在区域合作中的主渠道地位。外界关注到,本周APEC会议期间,所谓“印太经济框架”(IPEF)部长级会议也在旧金山召开,然而在最关键的贸易方面没有达成任何协议。这说明,用“印太”取代“亚太”、搞“小圈子”不符合全球化发展潮流,不符合开放的多边主义精神,还是要回到APEC这个“主渠道”上来。

  一路走来,中国对推进亚太合作初心不改,不仅指引方向,还付诸行动。下一个黄金30年,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将继续助力亚太高质量增长,推进落实2040年布特拉加亚愿景,为世界现代化注入动力。从历史到现在再到未来,亚太应始终是相互成就、互利共赢的发展平台。

  (国际锐评评论员 央视新闻客户端)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中小企业迎难而上,用创新化解危机、开拓新局。田玉龙介绍,工信部对1800多户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调查显示,2022年1至11月,“小巨人”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为10.7%,高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2个百分点。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杭州1月18日电(柴燕菲 赵晔娇 郭其钰)2010年大学毕业后,来自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的张青成了上市公司的一名财务人员,但白牛村、电商、山核桃这几个词改变了她原定的人生轨迹。十余年来,张青返乡创业、扎根农村,成为临安区新联会副秘书长、临安区网联会副会长,带领更多新的社会阶层人士逐梦共富。

  在市场潜力方面,中国拥有超大规模内需市场。随着优化疫情防控措施成效显现,被抑制的消费需求将逐步恢复,势必拉动经济增长。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持续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发展壮大,补短板投资力度持续加大,有效投资将保持较快增长。

  “为了适应劳动力市场灵活化趋势,未来的个人养老金制度可以考虑将第二支柱(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和第三支柱(个人储蓄型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打通,或者建立两者之间的衔接办法。”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社会保障学会秘书长鲁全指出,目前,第二支柱是由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共同缴费,如果劳动者换了工作,新单位又没有企业年金计划,那么他的第二支柱就会中断。他建议,增强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之间的协同功能。(文中刘伟 张华 张欢为化名)

  对于因辉瑞公司报价高而未能通过谈判纳入医保目录的Paxlovid,相关人士透露,不会再和辉瑞就Paxlovid举行专门谈判。此外,默沙东的莫诺拉韦胶囊也不会额外进行谈判。“正常情况下,医保目录谈判一年只举行一次。”

  <strong>大学生就业难怎么办? </strong>

王雅奇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