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电影《康熙与路易十四》进校园 激发学子影视创作欲望

来源: 人生五味
2024-06-13 08:15:15

  中新网广州6月12日电 (记者 蔡敏婕)中法合拍纪录电影《康熙与路易十四》进校园观影活动12日在广州城市职业学院举行。学生们在观影后表示,观看《康熙与路易十四》不仅让他们对历史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还激发了他们对影视创作的兴趣和热情。

  中法合拍 纪录电影《康熙与路易十四》讲述了300多年前,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派遣6名“国王的数学家”远赴中国,随后,当时的中国清朝皇帝康熙与素未谋面的路易十四展开积极互动,两国开启了影响深远的科技、商贸和思想文化

  这部中法合拍纪录电影由广州市广播电视台、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法国幸运之光电影音乐公司联合出品,着眼于“中法故事、国际表达”,由中法专业电影团队分别在两国取景拍摄。目前,影片已在全国上映。

  《康熙与路易十四》制片人徐斌介绍:“我们前期做了非常大量、细致的调研,前往两国的很多博物馆翻阅了很多历史资料。作为主创,我们在拍摄过程中对这段历史更加熟悉了,然后再以中法合拍的方式把这段历史呈现给两国的观众。本片不仅是一次艺术的交流,更是中法文化的一次深度对话。”

  影片放映完毕后,许多学生表示,他们希望将来能够从事影视创作工作,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看完整部电影的李同学表示:“这部电影里有很多鲜为人知的中法两国相互交流的历史小故事,让我了解到中外历史文化的异同与交融,这种交流和互鉴依旧值得去回味。”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术资源和创作平台。“此次国产优秀院线电影走进校园,不仅丰富了学生学习生活,而且展现了影视作品由短视频、短剧、纪录短片到院线电影、优秀纪录片的创作规律和艺术魅力,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提高影视素养,提升未来在影视行业的创新创业能力。”广州城市职业学院电影技术学院副院长刘彦武介绍,近年来学校与广州市广播电视台、广州广电传媒集团加强产学研合作,共建省级示范性产业学院和省级潮墟文旅融合社区教育基地,推动海内外青少年影视创作者“发现身边之美”。(完)

  2012年至今,我国牛奶产量维持在3000万吨以上,近五年连续增长趋势明显,2021年达到3683万吨,比2012年增加16%;2021年奶牛单产达到8.7吨,比2012年提高55.1%;奶牛存栏100头以上规模化养殖比例达到70%,比2012年提高87.7%;规模化牧场100%实现机械化挤奶,95%配备全混合日粮(TMR)搅拌车。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软黄金”藏羚羊绒声名大噪,用藏羚羊的绒毛制成的“沙图什”披肩,在中亚、欧美市场能卖到5万美元。暴利之下,盗猎者的枪声四起,高原大地满目疮痍,藏羚羊数量从20多万只一度锐减至不足2万只。1992年7月,索南达杰组织成立中国第一支武装反盗猎组织——治多县西部工委,并兼任西部工委书记。

  形成全社会参与慈善良好氛围

  “目前收并购资产类型主要包括开发项目、物管企业股权、商业地产等。投资方根据自身发展方向、资产价格、债权清晰程度等因素综合考虑相关资产,不同企业偏好不同。”中指研究院企业研究总监刘水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总的来看,具有区位优势、债务结构清晰的资产更有利于交割。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促进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的进程中担当着重要职责。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草案近日首次亮相,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审议。

  但复阳者,培养不出来活病毒,一般是病毒碎片,且没有传染性。

杨升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