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太原发现唐代“树下人物图”壁画墓

来源: 红网
2024-06-06 04:59:09

  中新网太原6月4日电 (记者 胡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4日对外公 布唐代壁画墓考古发掘资料,这座唐代壁画墓是目前太原地区有纪年的唐代“树下人物图”壁画墓中最晚的一座,对研究太原地区唐代“树下人物图”流行时间具有重要意义。

  2018年8月,当地考古人员在太原市西中环南延工程旧晋祠路改造路段发现一座唐代壁画墓,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晋源区文物局组成考古队进行抢救发掘。该墓葬由墓道、墓门、甬道、墓室四部分组成,墓门、甬道及墓室四壁、墓顶、棺床均满绘壁画。

  墓室东壁南部为生活作坊图,左上部绘一男子推碾,右边为一妇人推石磨。最右边绘一男子在制作面食,面板前放置一口支起的铁鏊,下面生火。面板和铁鏊下方还有一竖长形的大罐,罐内盛物。左下部绘一男子踩碓,碓是用木石制成的舂米工具,碓旁还放有篾条编制的箩筐和簸箕。右边绘一口水井,井上架有桔槔,一妇人在取水。最右边为灶,灶上有一大锅,锅上冒着蒸汽。

  墓室西壁南部为驼马图,远处绘有山和树,近处一妇女身着长裙,面向北,双手捧一方盒于胸前,身后一胡人身着黄袍,右手执缰绳,左手持马策。墓室东、西壁的北半部及北壁是围绕棺床的一组屏风画,共计八幅,以“树下人物图”为主。

  晋阳古城考古研究所所长龙真介绍,该墓葬位于唐代太原府城以西的山前坡地,此区域为城西重要的墓葬区,已发现唐代墓葬数百座,较为重要的有赫连山墓、赫连简墓和温神智墓等。据墓志记载,墓主卒于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卒年63岁。

  龙真介绍,该墓中的“树下人物图”壁画是太原地区非常流行的题材,在已发掘的唐墓中出现频次较高。但屏风画的一头一尾由两幅花卉填补,比较少见。从绘画风格来看,该墓与温神智墓极为相似,可能出自同一画师。屏风画中的树下人物无论是相貌还是衣着都一致,应该是同一个人,推测其可能是墓主人。屏风画的内容有可能是以墓主人的形象代入到著名的典故中,以表达墓主人的德行。(完)

  此外,还将搭建离岸基地合作网络,制定《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合作单位建设工作方案》;并铺设海外站点引智渠道、建设“类海外”人才发展环境。

  “建议针对中小微企业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与时俱进对《条例》进行修订,为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范柏乃表示,通过立法形式把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好方法、好经验、好政策进行固化,将为中小微企业的营商环境带来更好保障。

  对此,李旺荣认为可通过完善现有法律法规体系、拓展多样化责任承担方式、建立责任保险制度、合理拓宽赔偿范围、做好司法衔接和制度配套等方面入手,健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更好促进浙江生态文明发展。

  面对清洁能源优势,如何推动能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破解清洁能源就地消纳等短板?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把一切为了人民作为治国理政最重要的着力点,始终坚持依靠人民、相信人民、服务人民、发展人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党,是为人民服务的党,共产党当家就是要为老百姓办事,把老百姓的事情办好。”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必须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021年12月中国南方首个核能供热示范项目顺利投运,惠及4000户居民总计46万平方米集中供暖;2022年海盐着力推进的核能供热工业应用,成为中国首个建成投运的核能工业供热示范项目……海盐,这座新中国核电的摇篮,正走出高质量发展的硬“核”路。

沈忆劭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