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6根新轨枕“上岗”护航春运路

来源: 新华社
2024-06-17 23:23:11

  中新网清远1月21日电 题:516根新轨枕“上岗”护航春运路

  作者 郭军 陆省省

  “大寒”已至,年味渐浓,春运大幕即将开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前,广铁集团广州工务段韶关东综合维修车间在普速京广线银盏坳区间,完成了春运前最后一次机械换枕施工作业。

  1月19日凌晨00时50分,随着“天窗”命令下达,在路肩等待多时的韶关东综合维修车间100余名作业人员,按照各自分工快速进入作业现场。一时间,人头攒动,机械轰鸣。随着工作人员拆卸掉扣件,换枕机械挥动着“长臂”扒开石砟,顺势夹走旧轨枕,随后,将新“上岗”轨枕从两股钢轨底穿入,经过前后几次调整,轨枕精准归位。

  施工现场,机械和人工配合密切,当新轨枕就位后,作业人员迅速安装好扣板和螺栓。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新轨枕一个个被按照预定位置有序摆好,整个过程高效、快捷、流畅。

  “这个轨枕位置有偏差,抓紧拨正!工作人员保持安全距离……”车间主任蒲臻穿梭在施工现场,不时发出提醒。同时,指导作业人员回填石砟,进行捣鼓作业,检查线路几何尺寸。

  大寒之夜,粤北的天气冷飕飕的,但施工现场对讲机的讲话声、机械轰鸣声、号子声、安全避车的喇叭声不绝于耳,在相对狭小的作业现场,大家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热情驱散了寒冷,当晚69根轨枕更换完毕,机械顺利下线。

  据了解,此次换砟施工从1月8日开始,受“天窗”时间影响,工期一直排到了1月19日,累计更换枕木516根。为了高质量完成此次施工作业,该车间在段技术科的指导下,从线路踏勘、卸枕位置,到机械安排、旧枕处理,再到施工组织,人员调配,下足了精细功夫。

  “今天是我们完成区间换枕任务的最后一天,在春运前我们组织 这样一次大型施工作业,是为了提升我们的线路设备质量,确保春运高密度行车的安全稳定,以及整个运输大动脉的平稳通畅。”韶关东综合维修车间主任蒲臻介绍说,“以前,人工更换一根400多公斤重的混凝土轨枕,需要4到5名作业人员配合,不仅速度慢、效率低,劳动强度还很大。现在,我们采用机械+人工的方式,换枕效率大幅提升。”(完)

  在道路车辆领域,道路车辆功能安全系列标准,提出了电控系统在全生命周期内的功能安全要求,可有效避免车辆电控系统由于电子电气系统的随机硬件失效和系统性失效而导致车辆失控、人员伤亡等事故风险。旅居车辆标准,明确旅居车辆(俗称房车)居住用电气系统安全通用要求,为房车出游的家庭提供安全保障。

  所谓“年货春运”,是随着线上购买年货的方式成为主流,春节前年货也呈现出“大迁徙”的现象。正如网友所言,“年货春运中,我和年货都在路上”。“轻装上阵”返乡,心意满满当当,物流纵横,年货飞驰,交织着温暖喜庆的问候和挂念。

  1月13日18时26分,土耳其航空TK026航班从伊斯坦布尔飞抵浦东机场,这也是1月8日国际客运航班相关调控措施优化后,浦东机场恢复的首条因疫情原因暂停的外航国际客运航线。该航线恢复后,将每周运行2班。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兰州1月16日电 (盘小美 刘新艳)剪窗花、绣香包、迎新年……随着春节临近,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兰州路街道九龙南路社区连日来举办“品味庆阳非遗,感受民俗魅力”——中外友人迎新春文化联谊活动,邀请在当地从事教育事业的外籍人士,与当地剪纸、香包刺绣传承人欢聚一堂,共同体验非遗技艺,感受新春年味。

  “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我们会开展入户随访,以便及时获取数据,判断他们的健康状况。”张唐象表示,上门巡诊通常会进行血压、血糖、血氧等检测。从前,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是出诊时携带的“老三件”。如今,他的医药箱里还放了指夹式血氧仪等“新N件”。

  <strong>海南2023年GDP目标最高</strong>

蔡伊容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