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砖国家同发展中国家举行外长对话会

来源: 观察网
2024-06-12 07:42:50

  当地时间2024年6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下诺夫哥罗德出席金砖国家同发展中国家外长对话会(“金砖+”)。金砖10国同泰国、老挝、越南、孟加拉国、斯里兰卡、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土耳其、毛里塔尼亚、古巴、委内瑞拉、巴林等12个具有区域代表性的重要发展中国家进行交流。

  王毅表示,“金砖+”是金砖国家面向广大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重要对话平台,长期以来为金砖发展增添活力、注入动力,已成为南南合作的一面旗帜。我们正身处一个动荡不安、变乱交织的时代。乌克兰危机和加沙冲突延宕,网络安全、气候变化等挑战接踵而至,个别国家为维护单极霸权地位,纠集盟友大搞单边制裁、高筑保护主义壁垒,把经济金融手段工具化武器化,南北鸿沟不断扩大,世界经济复苏面临挫折。同时,这也是一个潮起南方、万象更新的时代。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极大推动了世界多极化进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一大批国家走上发展快车道。“全球南方”不再是沉默的大多数,而是觉醒的新力量。

  王毅就发展中国家于变局中开新局、在危机中育新机提出三点看法。

  第一,维护普遍安全,携手应对挑战。全球性挑战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应对,团结才是正道,分裂没有出路。习近平主席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倡导践行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为破解安全困境、汇聚和平合力提供了重要指引。要恪守安全不可分割原则,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照顾彼此的正当合理关切。要坚持政治解决热点问题,推动以对话解争端,以协商化分歧,以合作促安全,携手应对各类安全挑战,为国际事务注入更多稳定性。在乌克兰问题上,中方站在公正、客观一边,坚持劝和促谈,主张在条件成熟时召开俄乌双方认可、各方平等参与、公平讨论所有和平方案的真正的国际和会。在巴勒斯坦问题上,中方坚定同阿拉伯国家站在一起,全力争取加沙地区立即永久停火,释放所有被扣押人员,为加沙民众提供基本生存条件,尽快重启“两国方案”,实现巴勒斯坦独立建国,彻底解决这一延宕大半个世纪的历史不公。

  第二,坚持发展优先,汇聚进步合力。中国始终不忘同广大发展中国家携手同行的初心。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得到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积极响应。要共同反对将经济问题泛政治化,加强发展战略对接和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维护全球产供链稳定畅通,推动全球化朝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以联合国未来峰会为契机,让发展议题真正置于国际议程中心,坚持创新驱动发展,让发展成果惠及所有国家。

  第三,坚持公平正义,完善全球治理。70年前,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新兴力量发展崛起的历史潮流中应运而生,成为国际社会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共同遵循的国际关系准则。历史启迪我们,顺应时代潮流才能得民心利天下;坚持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才能行得稳走得远。站在单边还是多边、双输还是共赢的十字路口,我们要以史为鉴,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捍卫真正的多边主义,推动实现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为完善全球治理发出更响亮的集体声音,发挥更强大的集体力量。中方支持金砖敞开大门谋发展、张开怀抱促合作,欢迎更多志同道合的伙伴加入金砖大家庭。

  与会各方高度评价金砖国家同发展中国家外长对话会的重要战略意义,认为“金砖+”模式有助于促进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增强“全球南方”的影响力,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各方一致认为要维护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反对单边主义、霸权主义,坚持通过对话协商解决矛盾分歧,推动政治解决国际热点问题,尽快实现加沙停火止战。各方呼吁改革国际金融体系,加强数字经济、基础设施等领域合作,维护全球产供链稳定,缩小发展鸿沟,实现共同发展。

  当日,王毅还会见了泰国外长玛里,并与其他与会外长进行了交流。

  就在几天前,河南农业大学的几个研究生来到张留群的合作社,为一台播种机加装了最新研发的北斗导航辅助驾驶系统,在播种前只要规划好作业路径,不仅走线直、效率高,还能智能控制株行距、播种数量、深度,可以节省部分种子、肥料和人力成本。

  他对记者表示,个人认为应该是文化观念的改变发挥了重要作用。以他为例,出生在60年代及以前的代际如果不结婚,大家会认为人生不完整,结婚后如果没有孩子,会被认为是家庭不完整,家庭生活的中心是孩子,一切围绕孩子、一切为了孩子。传统上,我国有一个普婚普育的文化基础。而现在年轻人的生活已经发生巨大改变,是以自我为中心,而不是以孩子为中心,年轻人追求自身的发展与快乐,如果生育会阻碍自己的发展和享受生活,那么就会选择不生。

  欧美等国家非常强调应急管理专业的实践能力。美国对应急管理教育的硬件设施有充足的财力支持,许多高校有应急演练实验室,地方政府应急管理培训基地、红十字会及相关社区也为高校学生提供了校外硬件资源。

  具体来看,2020年年35岁女性的无活产子女比例在东北地区为16.33%,中部地区为8.23%,中部地区约为东北地区的一半;35岁之后的女性无活产子女比例的地区差异开始缩小。49岁女性的终身不育率最高出现在东北地区,为6.26%,最低出现在中部地区,为3.88%,二者相差2.38个百分点。两次人口普查间,西部地区35-49岁女性无活产子女比例的提升速度较为平稳,各年龄组均提升了约5个百分点;中部地区提升幅度最小;东北地区提升幅度则相对较大,尤其是35-42岁女性的无活产子女比例,10年间提高了7个及以上百分点。

  雷纳11日则表示,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开启了洪都拉斯同世界关系新时代,为我们打开了通向一个繁荣发展伟大国家的大门。洪方将坚定恪守一个中国原则。相信洪中关系一定会不断加强,造福两国人民。

  在活动现场,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原新在回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提问时表示,他认为文化观念的改变是影响年轻人生育意愿的重大因素。“现在年轻人的生活是以自我发展为中心、自我愉悦为中心,而不是以孩子为中心,年轻人追求自身的发展与快乐,如果生育会阻碍自己的发展和享受生活,那么就会选择不生,甚至不婚。”

林欣颖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