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访谈)周鸿祎:中国垂直领域AI大模型超过GPT-4完全有可能

来源: 红网
2024-06-07 00:59:48

  中新社北京2月25日电 (记者 夏宾)从去年初ChatGPT掀起人工智能(AI)大模型热潮,到今年初Sora以文生视频技术惊艳世界,国际尖端人工智能技术迭代迅速。中国该怎么走好自己的AI之路?

  “我觉得中国还是有优势的。”全国政协委员、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在接受中新社等媒体采访时称,中国垂直领域AI大模型超过GPT-4完全有可能。

  众多中国企业打响“百模大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发展”、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人工智能专题推进会……中国正积极拥抱AI发展潮流。工信部数据显示,中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到5000亿元人民币,企业数量超过4400家,已建设近万个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

  “这是客观事实,看到差距才知道怎么迎头赶上。”他指出,不管Transformer模型或Sora,本质上仍是软件,“现在(中国)落后的时间大概是一到两年,是可以解决的”。

  周鸿祎进一步解释称,搞技术最难的是找到原创方向,“谁选择了正确的方向、正确的架构,全世界都会跟着走”。中国只要明确了正确架构,后 续进步就会很快,因为中国公司的学习能力很强。

  大方向明确后,同样可以“另辟蹊径”。周鸿祎提出,对中国企业而言,实际上不需要等到技术全面赶上GPT-4或Sora后,才去探索应用落地。过去两年中国企业在通用大模型领域追赶得不错,2024年应该会是中国AI的“应用之年”,在许多企业层面的垂直领域,大模型将大有可为。

  “大模型未来应该要产生一场工业革命,它必须跟随企业进入百行千业,与业务流程和产品功能相结合。”周鸿祎作了一个对比,GPT-4是“啥都懂,但不专”,如果能在某个业务领域积累独特的业务数据,在垂直领域对大模型进行很好的训练,并将其和企业业务工具结合在一起,这样的大模型就不仅有“脑子”,还有独特知识,甚至“手”和“脚”。“中国在一些垂直领域的大模型超过GPT-4,是完全有可能的。”

  周鸿祎认为,企业将来不会只有一个超级大模型,而是会有多个小规模的、百亿级参数的大模型,每个大模型聚焦一个场景的工作,这类大模型再跟企业的业务平台结合。按此种模式,对现在很多企业来说,大模型“完全用得起,而且可以用得很好”。

  谈及当下热词“新质生产力”,周鸿祎表示,它应当是科技创新驱动的生产力、能带来高质量发展的生产力。目前来看,科技创新要赋能大部分传统行业,还是要靠产业数字化。数字化的本质最终是智能化,由此而言,用大模型驱动产业恰恰就是在打造新质生产力。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广州1月1日电 (记者 郭军)1月1日,中国南方航空明珠休息室艺术空间(以下简称“艺术空间”)在广州白云国际机场T2航站楼正式开幕。

  北京市发展改革委介绍,北京从源头上严控非首都功能增量,制定实施并修订完善新增产业禁止和限制目录,累计不予办理新设立或变更登记业务超过2.44万件。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主体工程进度超过四成,东六环入地改造西线隧道首段贯通。

  当天7时,随着天空霞光万道的出现,人们在羊城地标之一越秀山上欢欣雀跃地迎接新年第一缕阳光的美丽画面,通过融媒直播向全球展现。来自广州基层单位的6名“微光英雄”现场分享了走过2022年的心路历程,及对2023年的期待。

  新疆兵团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从各师团的实践情况看,设施农业在提高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保障全年鲜活农产品的均衡供给、提升劳动生产率、促进团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带动民众就业增收等方面发挥着作用。

  “兵团加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和引进力度,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发展设施农业,进而带动乡村的产业振兴。”上述负责人称。(完)

  汪文斌表示,马科斯总统是中方2023年接待的首位外国元首,此次访问是马科斯总统任内首次访华,也是首次正式访问东盟以外国家,充分体现了中菲两国对双方关系的高度重视。

廖婉宏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