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文化注入盘扣技艺打造“指间非遗”

来源: 未来网
2024-06-01 18:31:24

  中新网十堰5月31日电 题:武当文化注入盘扣技艺打造“指间非遗”

  作者 张倩龙

  漫步武当山,街头巷尾诸多身着道服、仙风道骨的道长,衣上盘扣格外精致。成长于斯的祝吉珍将武当元素与盘扣相结合,打造出武当祝服盘扣,使其成为对外展示的窗口与外界了解武当文化的纽带。

  盘扣是中国特有工艺饰品。在中国传统的旗袍、马褂上,盘扣被用来固定衣襟,同时也是服装装饰的点睛之笔。中国宋代就有出土衣服上有纽绊,江西德安周氏墓出土的袍服上便有一字扣纽绊。

  “小时候奶奶手工给我们制作衣服,爱藏在一针一线里,所以一直对盘扣有浓浓的兴趣。”在祝吉珍看来,盘扣在点缀装饰的同时,给服装赋予全新生命,而结合本地元素的盘扣则更有文化气质。

  走进祝吉珍打造的武当祝服美学文化空间内,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太极盘扣作品,该作品以武当太极十三式,一百零八式为灵感,以太极五步八法为原型,勾勒裁剪出造型各异、栩栩如生的盘扣。

  祝吉珍称,太极阴阳、武当祥云、丹墙翠瓦……诸多武当元素给她带来 灵感,让她创作出榔梅祈福、太极盘扣、福寿康宁盘扣等作品。2021年,武当祝服盘扣传统技艺成为第七批十堰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

  武当元素赋予祝服盘扣的不仅是创作主题,太极手推绣样中,推穿针引线如同推手,你来我往,一针一线,上下相随。

  为让祝服盘扣与时俱进,祝吉珍还专门邀请来美学顾问陈净。“一件衣服便蕴含着一份乡愁,服装唯有走向美学、文学、哲学,才能超越其功能性。”陈净表示。祝吉珍与陈净平时也会策划美学分享,将感悟到的美学理念“释放”出去。

  在“新中式”成为新消费热点的当下,传统元素与现代时尚达成巧妙结合。在祝吉珍看来,作为时下趋势,“新中式”服装也给祝服盘扣的推广赋予新机遇,他们所制作的相关文创产品深受消费者青睐。“这于我而言也是一种全新的挑战。”祝吉珍说。(完)

在六连任指导员时

  12年打造“傲骨幽香”品牌

  实际上,作为一个品牌活动,“双梅展”已经“出圈”,在安排和设置展览的时候,颐和园的工作人员已经不只是从展览本身去考虑问题,也从整个颐和园的春节游览的全局去考虑。此次展览设置在畅观堂,就别有深意。

  <strong>红纸金星写下卫士斗志</strong>

  有道是,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节庆之一,伴随着中华民族对外文明交往的步伐,尤其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春节文化的影响力逐渐扩大。

  (三)加强米糠制品安全监管。一是严守米糠原料品质关。米糠加工环节即大米生产环节,关键控制节点包括稻谷清理、砻谷、碾米等。生产过程应符合GB/T26630《大米加工企业良好操作技术规范》等操作规程,稻谷原料品质应符合GB1350《稻谷》等产品质量标准,用于米糠油生产的成品米糠应符合LS/T3269《油用米糠》等标准规定。二是严格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将米糠油列入《食品生产许可分类目录》。要求生产企业不得采购或者使用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要求的食品原料,按照企业及产品风险划分风险等级实施管理,建立健全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确保质量安全顺向可追溯、逆向可溯源、风险可管控。三是严把禽兽饲料质量安全关。国家出台并多次修订了《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农业农村部制定了《饲料原料米糠粕》(NY/T124-2019)《饲料原料米糠饼》(NY/T123-2019)等农业行业标准,规定了米糠粕和米糠饼的感官与理化指标、质量分级、标签标识、包装运输等内容,作为饲用米糠质量安全监管的依据。近年来,农业农村部联合有关部门持续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严打制售假劣农资违法行为,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农资质量持续稳定在较高水平。

黄彦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