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评:医学不容儿戏,手术室怎能成网红秀场

来源: 百度新闻搜索
2024-05-30 15:17:00

  中新网北京5月29日电(韦香惠)穿上白大褂就是白衣天使了?近日,一位叫做“老陶说真话”的网红医生因自编自导虚假医疗视频而被永久封禁的事情引发广泛关注。

  这位网红医生在视频中,常常以抢救室医生的形象出现,讲述着深夜或凌晨接诊的危重病人故事。这些救援故事看上去惊心动魄,比如深夜救治误饮农药的女性、处理严重的颅内出血病例,以及在一次吃烧烤引发的冲突中帮助伤者等。

  靠着这些视频,“老陶说真话”在社交媒体上的粉丝数量将近150万。然而,经过深入调查和网友举报,那些所谓的“真实”故事不过是老陶自编自导自演的产物,而这个自诩说真话的老陶只是来自某整形机构负责人。事情查清后,他的账号遭到了无限期封禁。

  为了追求流量而制造虚假内容在互联网上早就不是新鲜事,案例曝光后,很多网友表示对陶某的“翻车”并不意外,“当年看 他起号不久,就知道假的。手术室一点不规范,柜子里都是空的,还有办公室太豪华了。”

  近年来,医疗科普在社交平台兴起,百万级粉丝的网红医生不在少数,与此同时各种乱象也层出不穷。比如,“跨科室科普”、走“擦边”路线或者危言耸听贩卖焦虑等。还有许多医生与运营公司合作,被流量捆绑,批量抄袭洗稿,不尊重科学常识,生产大量低质内容。

  医疗科普是有必要的,但穿上白大褂来作秀实在是大可不必。作为救死扶伤的职业,医生的公信力至关重要,拿严肃的医学信息做噱头不仅违背了医疗行业的职业道德,还会干扰公众对正确健康知识的获取和理解,破坏公众对于医生形象的信任,严重影响医患关系。

  医学不容儿戏,手术室不是网红秀场。在短视频科普业态已经成形的基础之上,行业协会、医管部门等相关机构应该加强引导出台更细致的行为规则,重视对于医疗自媒体的监管。平台需要进一步完善内容审核机制,提高审核效率和准确性。

  尊重科学、尊重生命是每一位医生和患者之间都应该达成的共识。医生应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确保所发布的医疗信息真实、准确、可靠。公众也应该提高网络信息的鉴别能力,积极举报虚假内容,共同维护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完)

<img src="//www.chinanews.com/cr/2023/0131/1506834185.jpg" alt="" />

  对此,特斯拉相关负责人向红星资本局表示:“此为不实消息,欢迎关注3月1日特斯拉投资者日活动。”

  在会见后召开的联合记者会上,拉夫罗夫说,俄巴双方均希望在能源以及其他经济领域开展双边合作。有关建设“巴基斯坦溪”天然气管道的问题已经处于研究后期,预计不久将取得进展。比拉瓦尔说,希望两国能源合作取得良好进展,以解决巴基斯坦能源问题。

  比如,有4名游客在广西北海银滩游玩后,被一出租车司机带往当地饭店用餐。在游客表示对海鲜不了解的情况下,饭店推荐了4样海鲜。结账时游客才发现4个菜共计1573元。再如,有游客在陕西西安华清宫景区附近餐馆用餐时,发现自己购买的一份58元的烩菜没有肉,“像一碗白菜汤”。有网友总结,还没等“报复性消费”真正到来,“报复性宰客”已经抢先登场了。

  一个月前,北京市民王媛在直播间看上了一款定妆补妆用的粉饼,主播一直强调他们是通过官方货源拿货,收到快递后产品有损坏、质量问题秒赔付。上链接后王媛很快买了一盒,拿到手后发现,直播间里展示的包装是复古金边,给她发的却是不带金边的,而且粉饼有明显的颗粒感,疑似假货。

  中企承建西非首条电气化轻轨通车

李厚福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