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柳州法院“量体裁衣”救治破产企业 3年安置职工上千人

来源: 证券时报
2024-05-30 11:11:42

  中新网柳州5月28日电(林馨)5月28日,广西柳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2021年至2023年柳州法院破产审判工作开展情况。3年来,全市两级法院共受理各类破产案件381件,结案率86.35%,释放土地面积17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7万平方米,安置职工人数4900余人。

  近年来,柳州中院灵活运用多种重整方式,为困境企业提供精准救治方案。司法重整在推动烂尾项目续建、生产型企业复工复产、化解重大风险方面成效显著。

  柳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闭文军指出,法院“量体裁衣”为困境企业提供精准救治方案。针对具有优质商誉、稀缺资质等“壳价值”的企业,运用“存续式重整”方式,在“保壳”的前提下引入新投资人作为股东,重新擦亮本土企业的金字招牌。

  针对因非经营性原因陷入困境,但仍具运营价值的企业,法院采取“出售式重整”方式,将包括公司生产经营场所、机器设备、经营团队、销售渠道在内的营业事业平移到新设主体,实现“破产不停产”。针对债务人、投资人配合度高的困境企业,法院运用“预重整”方式,指导临时管理人提前开展重整准备工作,通过强化前端治理来提高困境企业救治成功率。

  如广西柳州百草堂药业有限公司破产重整案,该案通过司法力量使百草堂公司涅槃重生,保留柳州本土老牌知名企业的“金字招牌”,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双优双赢。

  上述案件中,法院精准识别企业重整价值及重整可行性,根据债务人资产现状及医药行业特点,以“分 拆式重整”理念,将资产分拆为主营业务需要的经营性资产和其余非经营资产两大板块。经营性资产留存并公开招募重整投资人,非经营性资产处置所得款项用于清偿债权人,实现资产价值

  柳州中院还顺应信息化时代新趋势,自主研发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的“破立有方”破产案件监督管理平台,成为广西首个建成此类平台的法院。截至2023年底,该平台已完成超60件破产案件的立案和2700余笔近630亿元债权数据的申报、审核,46个案件成功召开线上债权人会议。(完)

  居民汪国平:上门为我们接种,不用出门,更不用排队,特别方便。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深圳1月11日电 (记者 郑小红)记者11日从总部位于深圳的中国广核集团(简称:中广核)获悉,我国西部地区首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广核广西防城港核电站3号机组,1月10日20时29分首次并网成功,标志着该机组具备发电能力,向着商业运行目标又迈出了关键一步。

  罗仕辉说,日常接警中,接线员都会遇到一些类似的案例,这种情况通常被称为自杀干扰类报警,说明报警人还是有犹豫的想法存在,往往就是这一念之差干扰了报案人的情绪,这个时候跟他们对话的人就十分关键,“而我们所要做的就是用耐心和温暖去融化那颗绝望的心。”

  人民群众最痛恨腐败,腐败问题对党的执政基础破坏力最大、杀伤力最大。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分析腐败滋生的原因,阐明我们党与腐败水火不容的鲜明立场,强调反腐败斗争一刻不能停,必须永远吹冲锋号。要深化整治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腐败,坚持系统施治、标本兼治,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惩治震慑、制度约束、提高觉悟一体发力。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1/11/55/6049643693222664919.jpg" alt="" />

  牢牢把握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充分彰显历史自觉。历史自觉既是对历史规律的深刻认知,也是对社会发展前景的主动创造。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回首往昔,我们的成功在于把命运紧紧掌握在中国人民自己手中;展望未来,我们要继续用自己的方式积极追求宏伟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大任需要历史自觉。新时代新征程,以继往开来、革故鼎新之精神推动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发展进步,是我们党历史自觉的重要表现。

林与伟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