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科技融合再现“纹”脉传承

来源: 中国汽车报
2024-06-02 21:51:56

  中新网北京5月31日电 (记者 应妮)以现代科技与艺术语言沉浸式呈现中国传统服饰文化魅力的《智绘华彩·“纹”脉传承:中国传统服饰文化AIGC共创美育展》日前在京开幕,为广大市民献上一场艺术与科技的视觉与文化盛宴。

  此次展览以北师大艺术科技融合创新中心的研究成果为依托,以中国封建时代的服饰等级标志“十二章纹”为切入点,将中华传统服饰纹样图案放大、重构,通过“锦绣华章”“天人合衣”“数字再生”三个展区,直观表现了十二种纹样与传统服饰、礼制的联系,生动展现了中国艺术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生命力。同时,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科技融合创新中心与协同单位基于对中国传统纹样数据集的标注和处理,形成国内首个中国传统纹样人工智能 大模型。展览中,观众可以通过该模型交互体验,生成自己独一无二的纹样作品,让观众感受传统纹样艺术魅力与文化内涵的同时,也能领略到与人工智能协同创作的新体验。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艺术科技融合创新中心主任肖向荣是该展策展人。他表示,此次展览与东城区合作举办,在“共创美学”观念下,依托艺术科技融合创新中心的研究成果,放大并重构中华传统服饰纹样元素,将“双创”精神落实到产学研一体化运转机制的创新探索。秉承将青春活力融入首都文化建设思路,以沉浸式数字展览形式将美育深入社区,对区域文化服务建设、高质量艺术创意人才培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为北京文化艺术基金2022年度资助项目,展览由北京师范大学、东城区委宣传部共同主办,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科技融合创新中心承办,将持续至6月13日。(完)

  谈及活心丸的药物成分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心脏中心主任吴明营在发布会上表示:“活心丸中含有10种中成药组成配方,经过多年一系列的临床实验和大量的临床报告显示,活心丸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以及心功能不全等领域,具有很好的安全性和独特的疗效。”

  <strong>厚积累、广实践,再塑教育新形态</strong>

  对于农夫山泉而言,PET是不可替代的材料,供应属于上游链条。因此农夫山泉议价权不大,一直比较被动。

  马兰村美起来了,富起来了,邓小岚却走了。但是,在乡亲们心里,邓老师一直“活”在他们中间。马兰村的音乐广场,时时会播放邓小岚教给孩子们的歌曲;青山环抱、绿水围绕的月亮舞台,默默诉说着一名老共产党员扎根乡村的奋斗故事;“音乐马兰”的建设如火如荼,邓小岚把音乐带给了马兰村,如今,这件“法宝”正让这个村子发生着美丽蝶变。

  “我会让情报界和反情报界弄清楚这一点,”范赫克在简报会上说。“目前我还没有排除任何可能性。”

  本次调查主要针对的是高龄老人群体,涵盖了26个省份,共采集17533份65岁以上的老人数据,其中百岁老人有3665位,90岁以上的老人有6000多位,80岁及以上老人占调查对象的71.2%。

郭睿纬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