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持续影响10余省,还要热多久?

来源: 三九养生堂
2024-06-21 08:31:14

  中新网北京6月20日电(韦香惠)高温热浪持续席卷北方大地,气象部门预计一直到21日,华北东部、黄淮等地还将有35℃以上的高温天气,局地日最高气温可达40℃左右。

  今年夏天有多热?

  自6月7日开始至今,中央气象台已连发多天高温预警。过去十多天里,我国中东部地区约一半国土面积出现35℃以上高温天气,尤其华北、黄淮一带持续出现接近甚至超40℃的酷暑热浪。

  6月19日,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高温黄色预警:当日白天,新疆沿天山地区、陕西中部和北部、山西南部、北京中东部、天津、河北中南部、河南中东部、山东大部、安徽北部、辽宁中西部以及广东中西部、海南岛北部等地有35~36℃高温天气,其中,新疆沿天山地区、陕西中部、河北中南部、北京东南部、天津、山东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最高气温37~39℃。

  40℃以上高温越来越常 见了吗?

  中国天气网通过盘点1961年至2023年气象大数据发现,这62年中,全国国家级气象观测站出现40℃及以上的高温总体确实呈现增长趋势,其中2022年最多,高达4209站次。

  以河北石家庄为例,进入2000年以后出现40℃及以上的高温年份明显增加,其中,2010年出现40℃及以上的高温日数共4天,2023年高达7天。

  还未进入一年中最热时段,为何如此“火热”?

  这段时间以来,不仅我们国家北方出现酷暑高温,印度前段时间也出现50℃以上超极端高温事件,泰国、墨西哥、美国等地极端高温事件也频发。国家气候中心首席专家郑志海介绍,全球变暖这个大背景和直接影响各地的具体的高压系统是影响各地高温最重要因素。

  这强大的变暖趋势早几年就已有迹象。在2020年开始、持续了3年多的拉尼娜背景下,2021年、2022年,我国最暖气温记录仍被连续刷新。而在2023年转而经历中等强度厄尔尼诺事件后,当年的全球气温更是刷新有气象记录以来最暖年纪录。

  回到现在,厄尔尼诺已经结束,但拉尼娜现象可能在今年晚些时候出现。据世界气象组织此前消息,2024年7月至9月期间,出现拉尼娜现象的可能性为60%;8月至11月期间,这种可能性达到70%。

  还要热多久?

  据气象部门消息,18-21日,华北东部、黄淮等地还将有35℃以上高温天气,局地日最高气温可达40℃左右。20日之后随着新一股更强的冷空气南下,北方大范围高温才可能得到缓解。(完)

  对于此次访问的目的,拜登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我不寻求遏制中国,我只是想确保我们与中国的关系是稳定向上的。我们有机会加强在世界各地的联盟,以维持稳定。这次访问是为了加强‘印太合作’,让越南与美国更亲密。这不是为了围堵中国,而是要建立稳定的基础。”

  作为党中央职能部门,中央社会工作部负责统筹指导人民信访工作,指导人民建议征集工作,统筹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和基层政权建设,统一领导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党的工作,协调推动行业协会商会深化改革和转型发展,指导混合所有制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和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指导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等,统一领导国家信访局。

  (十)加强科技创新合作。鼓励闽台企业和科研机构共建共性技术研发平台,推动在闽台企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支持福州、厦门建设特色鲜明、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闽台人才集聚平台。打造海峡两岸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支持台胞台企参与绿色经济发展。

  调研组围绕花溪区村级组织减负、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综合治理能力等方面工作开展调研,通过访谈村(社区)人员,实地查看学士社区、龙井村综合服务设施、标识标牌、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等,了解村(社区)基层减负、人员分工、薪酬待遇等方面情况。

  为什么同样是降水增加,在一个地区有生态效益,另一个地区则没有。因为只在有一定降水基础的地方,降水增加对区域生态才有正向贡献,如果这个区域年降水量只有100毫米,增加了20%也只到120毫米,对植被的生长而言,100毫米和120毫米没有区别,都不适合它的生长。因此,西北暖湿化对生态植被的影响不能一概而论,有的地方植被在改善,有的地方植被在退化。

  公开信息显示,王合生出生于1969年11月,早年长期在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曾任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大兴区委常委等职。

汪康馨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