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脉华章|一心一“艺”新青年

来源: 金融界
2024-06-04 02:42:09

  从青涩到老练,从懵懂到坚定。一方天地、一双巧手、一副嗓音,将中华文化,藏于日常。

  如今,年轻人正继承祖辈的智慧,用自己的方式“打开”传统文化。

  在他们手中,织锦、面塑、剪纸等“老物件儿”摇身一变,成为大众喜爱的“潮玩”;在他们的视频、直播中,传统文化正通过网络频频出圈……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传承使命,这届青年守“艺”人能有多赞?

  3000颗坚果壳做黄金盔甲,68个易拉罐仿制苗族全套头饰,耗时两个月用花丝镶嵌仿制霸王别姬虞姬如意冠,所有常人想不到的创意、不敢想的创作,在手工匠人雁鸿手里全都成了真。

  从2018年9月发布第一个视频制作绒花,到用易拉罐还原《甄嬛传》里华妃头饰,一个全凭热爱的文化爱好者,走上了传承、创新传统文化的道路。

  与“野生派”雁鸿不同,郎佳子彧出身于面人世家,然而这位年轻传承人却寻找偏要寻找“野生感”。

  在他手里,“面人郎”可以是传统题材《山海经》,可以是体育大咖《科比名人堂》,可以是卡通形象《玲娜贝儿》,可以是动漫形象《雄狮少年》,他还让“面人郎”跨界联名运动品牌,吸引了大量年轻人的注意。

  穿在BJD(球形关节玩偶)身 上的苏绣服饰、进入游戏世界的苏绣团扇、“绣”在耳机上的苏绣图案……非遗苏绣传承人张雪,打破“次元壁”,让传统文化成为时尚宠儿。

  “把传统的苏绣融入现代的生活,从而形成一种比较好的传承和发展,这是我们的愿景。”张雪骄傲地说。

  古老的中华文脉源远流长,诗歌、小说、戏剧、舞蹈、音乐、绘画、书法、戏曲、电影,文化文艺如百花齐放。古老的技艺与文化,给了年轻人自信的底气,更给了他们发展的空间。

  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正在加入传统文化传承、传播的队伍。他们尊重传统拥抱创新,中华文化在他们手中得以传承,更焕发新的活力。

  5月30日,文化和旅游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公布,目前在1557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中,有超99%的项目拥有了持续在运营的新媒体账号和内容。据平台数据分析显示,现在非遗短视频创作者年龄以“80后”“90后”为主,而非遗内容观众和非遗产品消费者则以“90后”“00后”居多。

  一心一“艺”,亦是一心一意,广大青年传承人,传承的是文化艺术,展现的是发展创新,他们以年轻态的表达,诉说新时代文化传承新篇章。

  来吧!同做一心一“艺”新青年传承人,同心、同力、同行,共同传承与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出品 现代快报/现代+ 中共常州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监制 郑春平 姜玉涛

  策划 孙兰兰陆炜

  统筹 周晓翔 陈渊李梦雅

  记者 宋经纬 王子扬

  设计 李丹

  对于一些老牌代工厂,沿用老办法“拼技术”“拼效率”,最大程度“以技术换成本”,不但不能从根本上实现“换道超车”,反而陷入“为人作嫁衣”的代工“死循环”当中。如果说“制造逻辑”曾助推“世界工厂”不断成型,眼下则更需要跳出传统,以设计、品牌寻找新的出路。

  中新经纬1月20日电 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公众号消息,19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召开年度电力供需形势新闻发布会,发布《2023年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

  还有更有趣的。同样是饺子,在《随园食单》中另外有“颠不棱即肉饺也”一项。袁枚去广东时,写下了“吃官镇台颠不棱,甚佳”(品尝过颠不棱,味道很好),当时广东的饺子是用英语的读法dumpling来称呼的。

  那么,为何《酉阳杂俎》中会出现“笼上牢丸”和“汤中牢丸”呢?其实,段成式撰《酉阳杂俎》有仿梁元帝“访酉阳之逸典”之意,是将“笼上牢丸”和“汤中牢丸”作为以前有过而现今已不存在的食品而列举出来的。

  <strong>二是疏导燃煤发电成本,发挥煤电兜底保供作用。</strong>科学设置燃料成本与煤电基准价联动机制,放宽煤电中长期交易价格浮动范围,及时反映和疏导燃料成本变化。推进容量保障机制建设,加大有偿调峰补偿力度,弥补煤电企业固定成本回收缺口,进一步提高煤电可持续生存和兜底保供能力。强化机组运维检修和安全风险防控工作,加大设备健康状态监测和评估,确保机组安全可靠运行。

  但从《居家必用事类全集》的记述中可得知,过去称“馄饨”的食物,基本上就是指水饺。这样的话,从上面的记述中可类推得知,《山家清供》中“椿根馄饨”所说的“馄饨”就有可能是饺子。

马连良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