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青年南京展厨艺 同做同享团圆饭

来源: 人民资讯
2024-06-10 15:00:11

  中新网南京2月8日电 题:两岸青年南京展厨艺 同做同享团圆饭

  中新网记者 朱晓颖

  龙年除夕临近,南京老城南朝天宫街道的农家小院里张灯结彩,宾客穿梭。小院中央支起了大锅灶,煮鸡烹鱼,热气蒸腾。8位长期在南京工作的两岸年轻人约定到此小聚,在小院里动手张罗一桌团圆饭。

  山东糖醋鲤鱼、扬州狮子头、南京韭黄春卷、台湾九层塔炖三杯鸡、台湾豆豉蒸鱼……虽然大家平时都很少做饭,但想到要在聚会上露一手,都摩拳擦掌、暗下功夫,想做出儿时记忆中最能代表家乡年味的经典菜肴。8人早早在微信上自报菜名,约着一同走进当地“网 红”七家湾

  “台湾有茨菰吗?”“也有,就是比较少见。”8位年轻人当中,4人来自山东济宁、江苏南京和扬州,4人来自台湾各地。他们从事中医、环保、农业养殖、珠宝设计、文艺等行业,有的彼此有工作交集,有的从未谋面,但在菜场食材采购中迅速热络起来。

  回到农家小院,大家各自开始忙碌。“社牛”体质的谢允超率先打开话匣子,来自台湾台中的他在南京经营一家中医诊所。“小时候在台湾,最期待两件事,一是领压岁钱,二是拿着压岁钱去买鞭炮。水鸳鸯、仙女棒、小蜜蜂、转转乐,鞭炮声中,孩子们跑跳尖叫,非常热闹。”他一边回忆,一边给台湾风味的豆豉蒸鲈鱼大火收汁:“鲈鱼鲈鱼,如鱼得水。吃鱼吃鱼,年年有余。”

  谈到春节吃鱼,山东济宁姑娘李玉文有了共鸣。“在山东过年,家家户户要吃鲁菜经典——糖醋鲤鱼。鲤鱼得做成昂首挺胸、尾巴高翘的造型,寓意着家庭成员在学业上鱼跃龙门、在事业上蒸蒸日上。”说着,她将精心制作的糖醋鲤鱼端上餐桌。

  炖鸡,是另一道在两岸团圆饭餐桌上不会缺席的大菜。在南京经营红标鸡养鸡场的台湾“90后”农场主谢丞恩,将精心挑选的鸡带来,配以人参、白芷、黄芪熬汤。因父亲在大陆经商,她有关过年的记忆在台湾和南京各半。“家族世代养鸡,我们家无论在台湾还是南京的团圆饭,都一定要有鸡——无鸡不成宴。”

  从事环保工作的台湾青年萧凯嘉,端出了自己最拿手的九层塔炖三杯鸡。“‘三杯’指的是台湾酱油、麻油、米酒,九层塔的香气才是三杯鸡的灵魂。”美食与烟花,是他在两岸过春节的共同元素。

  在南京生活多年的台湾青年珠宝设计师杨仪宁回忆:“我以前和家人曾在南京六合过年,那里的猪头肉、活珠子真是一绝,用皮肚、鹌鹑蛋、大白菜等制作的六合头道菜也是味道鲜美。在两岸过春节都有赶灯会、赶庙会的习俗,让人难忘。”

  扬州青年于佩鑫,南京青年范宇然、姚俊芃分别制作了扬州狮子头、南京韭黄春卷、清炒芦蒿。最后,8位年轻人包的两大盘水饺、春卷被端上桌。说笑声中,大家共同举杯:“为这桌两岸融合的团圆饭,干杯!”(完)

  商场丰富展览陪伴市民过春节

  当罗君在店里跑前跑后的时候,32岁的南京市民王唯唯出摊了。

  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无论是选才育才还是聚才用才,都应该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全球领先的5G网络布局、北斗导航系统全球组网成功……近年来我国一系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启示我们,只有支持和鼓励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根据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提出新理论、开辟新领域、探索新路径,才能不断收获战略性、关键性重大科技成果。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是做好人才工作的目标方向。

  年度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学部主任,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

  寒冬腊月,人们在雪场纵情飞驰,在冰场嬉戏玩耍,大众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不断升温。2022年12月下旬以来,全国各地雪场冰场纷纷开门营业,人们充分享受冰雪运动乐趣。

  平台用户吵什么

张智钧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