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首台无人驾驶除草机器人“上岗”作业

来源: 城市观察员
2024-06-21 17:03:41

  中新网赤峰6月20日电 (奥蓝 张志刚 刘海)20日,在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所试验田,内蒙古自治区首台高性能无人驾驶激光除草机器人正在工作中。

  这台高性能无人驾驶激光除草机器人(以下简称,机器人),是由内蒙古本土企业联合清华创新领军博士、多位农业领域专家近1年自主研发、3个 月田间试验后投入使用的。它能够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自动识别田间农作物以及杂草,发射高能激光消灭杂草,结合无人驾驶技术实现田间自主行驶,除净率高于95%。目前,团队已申请18项国家发明专利。

  18日以来,机器人按照规划路径,通过机器视觉和农业大模型识别技术,全天24小时自动在药材试验田里进行除草作业。它承担着80亩中草药的田间除草作业,每小时可清除1亩地杂草,是人工除草效率的20倍。机器人通过高精度导航无人驾驶技术结合传感器的实时数据反馈,能精准识别区分田里的12种药材和杂草。

  “精准率很高,误伤率是5%左右,正常人工在20%—30%。”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所科研科科长赵禹凯介绍说,这种物理除草方式无化学农药残留,对土壤生态环境更加友好。

  现阶段,机器人主要用于中草药田间除草作业。未来,它可以通过训练不同农作物的模型,用于小米、藜麦、马铃薯等多种经济作物的杂草管理。

  “激光除草功能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挂不同的装备和设置来实现除虫、喷药、采摘等功能。”清华大学创新领军工程博士杨云飞解释说,目标是通过无人驾驶的全地形底盘,结合机器视觉技术,实现农作物的从种到收全过程的智能化、无人化。

  “如今试验期刚过,我们已接到广西、海南等地的100多台订单。”杨云飞告诉记者,“已经马不停蹄地生产了。”(完)

  中欧班列(武汉)自2012年开行以来,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能力不断提升。截至目前,已拥有37条跨境运输线路,辐射40个国家、107座城市,成为国内外贸企业进出口的重要运输通道之一。除了开行量实现逆势增长,搭乘中欧班列(武汉)出口海外的商品也更加丰富,出口货物涵盖了电子元器件、汽车零配件和茶叶、柑橘等农副产品,进口货物包括欧洲生产的奶粉、红酒、家具等产品。

  <strong>专家详解医保谈判规则三大变化</strong>

  而由民俗体验带热传统文化,“跨年仪式感”成为这个元旦的过节新风尚——

  当前,“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世界并不太平”,各国都在思考未来之路。中国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宗旨,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的发展是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中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中国有信心有能力以自身制度的稳定、治理的稳定、政策的稳定、发展的稳定,不断为国际社会注入宝贵的确定性稳定性。新征程上,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坚定不移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不断走向现代化的中国,必将为世界提供更多机遇,为国际合作注入更强动力,为全人类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strong><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记者:您对齐家文化研究颇为深入,请问齐家文化在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青铜之路上有何重要意义?产生的影响有哪些?</strong>

在朋友圈发文称

朱予义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