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自成:中国残疾人事业法律法规体系逐步完善

来源: 房天下
2024-06-23 05:13:12

  中新网合肥6月21日电(记者 张强 张俊 韩苏原)全国残联原副理事长相自成21日在安徽说,中国残疾人事业法律法规体系逐步完善。截至目前,中国共有90多部国家法律和50多部行政法规涉及保护残疾人权益的条款。仅2018年至2022年,在《民法典》等33部法律法规中规定了保障残疾人权益的内容。

  当日,由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主办的“全面依法治国与人权保障”专题研讨会在安徽合肥召开。来自中国多个知名高校、科研机构人权领域专家学者和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理事、特邀理事等近百人参会。

  据介绍,保障残疾人的合法权益是人权保障的重要内容,残疾人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对他们的合法权益保障程度如何,是检验一个国家和社会人权状况和社会文明程度的试金石。依法保障残疾人的合法权益也是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自成说,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努力实现“平等、参与、共享”的发展目标离不开法治的环境和基础。如今,中国残疾人法律保护得到全方位加强,多措并举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残疾人法律服务得到有效提升。

  截至2022年底,全国司法行政机关依托地方残联建立残疾人法律援助工作站就达2526个,初步形成了残疾人法律援助工作格局。广泛开展残疾人法治宣传教育,有效提高了残疾人的法律意识和依法维权能力。

  此外,中国还积极向世界展示残疾人人权保障的成绩。中国向国际社会展示了中国认真履行《残疾人权利公约》、尊重和保障残疾人人权取得的重大成就。中国残联积极推动相关工作,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21年10月批准《马拉喀什条约》,配合中央宣传部(国家版权局)推动出台《以无障碍方式向阅读障碍者提供作品暂行规定》,进一步提升了我国在国际版权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相自成认为,今后很长一个时期,残疾人权益保障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将发生很大变化,残疾人的需求将从救济类为主逐步向多元化方向转变。特别是伴随着社会的文明进步和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大力推进,残疾人社会融合程度逐步提高,越来越多的残疾人接受教育、进入工作场所、参与社会活动,残疾人需求类型将逐步与社会公众趋同,全面发展,平等、参与、共享,已成为普遍要求。

  “这对残疾人权益保障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要重点从立法、法律实施、法律服务、法治宣传教育、依法履职等重点任务,推动残疾人权益保障取得新成效。”相自成说。

  相自成建议,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要不断加强残疾人权益保障。以平等和特殊保障为主线,进一步推动完善残疾人事业法律法规体系;以实现公平正义为目标,进一步协调促进残疾人事业法律法规的实施;以政策维权为抓手,进一步改进提升残疾人法律服务质量,不断改进对残疾人的法律服务;以提升质量为要求,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开展对残疾人的法治宣传教育。(完)

  江鱼团队的鸡场养着几万只鸡,几年前,她响应大化县政府和粤桂协作联合招商,开始运营七百弄鸡电商销售。但是,他们发现村民散养的七百弄鸡没有标准,有些消费者的体验并不好。

  他一直表达希望弘扬中华文化的心愿,2015年时他曾表示,“五十年前,我曾经有过一个想法:把中华文化中自古以来的精彩诗词歌句、座右铭整理起来,为漂泊中的中国人,那些遇到挫折、心理苦闷的人,激励和鼓舞精神。”

  2022年8月17日,国家卫健委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透露的一项国内调查显示,婴幼儿无人照料是阻碍生育的首要因素,城市中超过1/3的家庭有托育需求,但供给明显不足,特别是普惠性服务供不应求。

  央视财经报道称,目前在欧洲,每10台新能源汽车中就有1台来自中国。向“传统汽车大本营”欧洲出口新能源汽车,也体现着在新能源时代中国车企的影响力。

  北青报记者去年底曾对读者进行了一个小调查。42位来自全国15个省市自治区的读者反馈的信息显示,只有两位广东的读者选择了固定利率,分别为5.135%和5.88%,其余40位读者都选择了浮动利率,其中只有1人的加点数是负值,为-39个基点;有9人的加点数在20至65个基点之间;有10人的加点数在108至130个基点之间,20人的加点数都超过130个基点,最高达到180个基点。

  供展开启,信众快步走近匍匐叩拜,口中轻吟“六字真言”有序观赏酥油花,殊胜庄重的氛围再现花前。

林杰松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