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新疆兵团牧场:盘活民俗文化 助力经济发展

来源: 网易网
2024-06-26 00:05:45

  中新网乌鲁木齐2月3日电 (戚亚平 李芸 陈明珠)“现在大家可以看一下展区内,可看到这些小背包上面都有柯尔克孜族的刺绣,有我们常见的十二生肖。”

  近日一大早,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托云牧场柯尔克孜族民俗文化馆(以下称文化馆)内迎来一批游客,来自喀什的朱志河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了展厅。

  “我们第一次来托云牧场,刚刚听了讲解员介绍柯尔克孜族的刺绣,可以绣在衣服上、包包上,非常有特色。”朱志河说。

  托云牧场位于新疆乌恰县境内,是新疆兵团唯一一个以柯尔克孜族为主体的团场。多年来,当地柯尔克孜族刺绣工艺得以保护和发展,形成产 业带动效应,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2008年6月,柯尔克孜族刺绣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11月,柯尔克孜族服饰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该文化馆2023年正式对外开放,是展示托云牧场发展史和柯尔克孜族民俗文化的一个窗口,通过当地特有的文化特色吸引游客,促进文旅业发展呈现新气象。

  文化馆讲解员陈思思介绍,2019年,托云牧场新建手工制品刺绣基地,面积约517平方米,吐孔·沙热成立的托云牧场帕米尔刺绣合作社就在基地。

  作为致富带头人,吐孔·沙热带领牧场刺绣爱好者,将合作社办得红红火火,已有社员60名。

  如今,除制作柯尔克孜族毡帽外,合作社还会制作并售卖相关服饰、床上纺织品、手工挂件等,产品在新疆各地都有销售,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促进群众增收致富的“金钥匙”。

  “接下来我会继续传承好非遗刺绣,带动更多人致富。”吐孔·沙热说。(完)

暖人心扉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哈尔滨1月22日电 题:井场隆隆迎新春大庆钻探434名海外员工坚守石油生产

  1月22日08时至23日08时,内蒙古中部和东南部、河北北部、北京、吉林东部和南部、辽宁北部、山东半岛北部、甘肃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雪;江淮东部和南部、江汉大部、江南、西南地区东部、华南大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小雨。内蒙古、华北北部、辽东半岛、山东半岛等地部分地区有4~6级风。渤海、东海将有5~7级风,阵风8级。

  “25605次列车,霞洞西道口正常,可安全通过。”1月21日,大年三十,广铁集团肇庆工务段霞洞道口工区霞洞西道口工雷贱飞像往常一样有条不紊地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今年也是他在工作岗位上度过的第13个除夕。

  保供保畅,有力有序,流动的中国展现经济复苏活力。

  <strong>粤苏鲁稳坐“前三把交椅”</strong>

陈于珊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