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乡文成掠影:一片山水孕侨韵 “土洋结合”焕新颜

来源: 学习网
2024-06-11 01:42:30

  中新社温州6月9日电 题:侨乡文成掠影:一片山水孕侨韵 “土洋结合”焕新颜

  作者 周健

  离孩子放学还有半小时,村民华夏星同其他几个家长来到镇上的咖啡馆,点上几杯意式浓缩打发时间。原本安静的氛围瞬间被唠嗑声打破,见状,老板林张红并没有嗔怪他们,反而递上一盘瓜子,顺口问道,“今天的咖啡豆怎么样?”

  “这就是侨乡文成的特色。”林张红解释,在文成,随处可见中西合璧、“土洋结合”的生活场景。

  地处浙江南部,文成是一个人口只有40.26万的山区小城。但该县涉侨人数却占总人口的60%,其中,有近17万华侨华人旅居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以欧洲为主。

  为何会涌现如此多的华侨?“20世纪初,文成人为摆脱 贫困,背井离乡,辗转国外。”“侨一代”胡允革受访时说。

  “文成是典型的山区侨乡,当地华侨的出现还与青田有关。”中国华侨历史学会理事、浙江省归国华侨联合会智库专家徐华炳受访时介绍,“青田与文成毗邻,其华侨在海外经商获利的消息传到家乡后,促使文成民众出海赚钱”。

  1905年,文成玉壶镇的胡国恒随同青田县的舅父前往欧洲卖石雕,成为该县第一位华侨。紧接着,以“亲戚帮亲戚,朋友带朋友”的方式,越来越多的文成人选择出海谋生。

  如今,以侨为引,融中贯西,独特的华侨文化已渗透进文成人的日常生活。尤其是在靠近青田的玉壶镇,欧式风格的小楼鳞次栉比,数额巨大的侨汇业务吸引众多银行入驻,漫步镇上的“侨购文化步行街”,便能淘到全球好货。

  侨韵的“萌芽”,来自侨胞对故乡的情谊。文成也不例外,根据地方志《文成华侨志》,文成华侨回乡做慈善最早可追溯至1938年,从道路桥梁、码头路亭到医院学校、剧院电台……随处可见侨胞捐资捐物的身影。

  而现在,越来越多的华侨回到家乡再创业,从纯粹的“捐”,转化为带动经济发展的“投”。他们认为,在家乡的绿水青山间打造新侨韵,亦大有可为。

  “中国懂红酒的人越来越多,红酒就卖得特别好。”这几日,意大利归侨胡启绍忙着核算营业收入,数年前,他回到玉壶创办了“侨丝通红酒商行”,超百款红酒拼成“满墙红”,成为当地一道独特风景。

  “侨二代”黄靖经营的“侨家乐”寒舍迴塘则将侨乡文化、乡村文化和传统民宿有机融合,眼下正处于端午预定旺季。在这里,住客既能体验包粽子、捣年糕、学剪纸,还能做法式甜品、品红酒、弹钢琴,黄靖烹饪的迷迭香柠檬烤鸡、咖啡芋头等创意菜品,更是深受欢迎。

  “未来,文成‘山水侨城’这张‘金名片’将不断被擦亮,我也打算谋划其他业态,不怕没生意。”林张红笑着说。(完)

  2022年4月至5月,受俄乌冲突影响,进口花生到货量同比降低,国内外油脂油料价格不断攀升;同时,国内花生库存水平持续下降,加上市场普遍预期新作花生种植面积同比减少,带动花生期货价格迅速走高。国内某龙头花生压榨企业结合自身库存水平及已签订的远期采购合同,综合研判认为,在后期美联储货币政策收紧预期强烈的背景下,大宗商品价格大概率承压下行;同时,考虑到印尼棕榈油出口管控措施难以为继,油脂油料价格极有可能迎来高位回落行情,因此决定在价格冲高时卖出花生期货合约,为已有库存和在途采购进行套期保值。此次通过期现货市场密切配合,该企业有效避免了后续价格回落带来的损失,取得了较好的套保效果。

  离开韩国后,他马不停蹄赶往菲律宾,会见该国总统马科斯,并宣布美菲达成多项协议:

  30岁的孙孟杰春节前因公司裁员,一直在线上寻找就业机会,这是第一次来线下招聘会,他形容“场面火爆,人太多了”。

中华传统习俗

  在河南访问考察的一天里,克勒希前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荥阳段参观,实地感受穿黄工程的恢宏气势;走进黄河博物馆,回溯中国波澜壮阔的治黄历史;访问黄河水量总调度中心,深入了解黄河流域水调情势和水资源可持续发展举措,感受中国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发展成果。

  2月5日,位于上海市奉贤区的庄行老街举办了一系列元宵佳节民俗文化节活动,展现了一个沉淀千年的江南水乡的文化魅力。元宵节当天来到庄行,游客们可以在听真戏院和东兴楼观看越剧、沪剧折子戏、沪语歌曲;可以身穿汉服走在老街上体验古镇风情,观看舞龙、舞狮等表演;在五彩缤纷的花伞、元宵主题元素的主花灯和氛围灯阵下感受元宵节喜庆的氛围;夜游古镇时可观赏现场精彩纷呈的灯光秀。

黄士荣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