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用大熊猫开展针对人类的基因研究没有任何意义

来源: 环京津网
2024-06-20 19:10:30

  中新社北京6月20日电 (记者 陈溯)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刘定震20日在北京表示,用大熊猫开展针对人类的基因研究没有任何意义,属于伪科学命题。

  当天在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作为参加过大熊猫年度优化配对繁殖专家论证会的专家,刘定震介绍保证大熊猫圈养种群遗传多样性有关情况。

  他介绍,中国于20世纪60年代开始大熊猫人工繁育,于21世纪初突破了大熊猫发情难、配种受孕难和育幼存活难等三大难题,种群得以快速增长。

  刘定震解释道,在制定优化繁育配对方案时,通过计算亲缘系数,排除掉3代以内有直系或旁系血缘关系的个体配对。因此,目前包括所有旅外大熊猫在内的圈养种群,如果存在近亲关系,都不允许配对繁殖。经科学评估,在现有技术条件和管理措施下,大熊猫圈养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可长期维持。

  刘定震说:“我也注意到,最近网上出现一种观点,认为大熊猫基因与人类基因具有较高同源性,因此旅外 大熊猫存在被利用开展同源基因实验、打‘基因战’或者被克隆的风险。”

  ——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strong>重点机构和场所加强监测实现疫情早发现</strong>

  <strong>很多老年人都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他们对于接种疫苗有很多顾虑。这些老年人能否接种?患有肿瘤、术后等大病的老年人能否接种?</strong>

  在基金评级公司晨星(Morningstar)的统计中,5%是一条投资红线,有50支基金并没有完全实现分散投资的理念,而是为特斯拉投入了较大资金,超过了这个比例。

  他表示,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等场所高风险人群较多、人员集中,疫情传播风险大。要加强健康监测和早期干预,确保重症高风险人员能够及时发现、及时转诊、及时救治。

  据介绍,2022年,国家能源集团实现煤炭产量6亿吨、同比增长5.4%,煤炭销量7.9亿吨、同比增长2.6%,发电量1.14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3%,供热量4.98亿吉焦,铁路运量4.7亿吨,黄骅港和天津港两港装船量2.5亿吨,航运量2.4亿吨,含主要中间品的化工品产量2934万吨。

林吉富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