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葫芦兄弟》编剧姚忠礼:“翻开”中国动画“回忆录”

来源: 中国网推荐
2024-06-01 05:58:51

  中新社上海5月31日电 题:专访《葫芦兄弟》编剧姚忠礼:“翻开”中国动画“回忆录”

  中新社记者 王笈

  “绘动世界——上海美术电影的时代记忆与当代回 响”在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开展方过10天,73岁的著名动画编剧姚忠礼已经来看了3次。

  5月30日走进“经典巡礼”展厅,当熟悉的动画形象和手稿渐次映入眼帘,姚忠礼又一次泪目,回忆涌上心头。“我合作过最多的导演有阿达(代表作《三个和尚》)、胡进庆(代表作《葫芦兄弟》)、严定宪(代表作《舒克和贝塔》)、林文肖(代表作《雪孩子》),他们有一个非常突出的共性——不模仿别人、不重复自己。”

  姚忠礼是13集系列剪纸动画片《葫芦兄弟》的编剧之一。这部家喻户晓的经典之作是如何诞生的?面对中新社记者的提问,他如数家珍。“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是没有系列动画片的,只有《九色鹿》之类的动画短片和《大闹天宫》之类的动画长片。随着电视机的普及,国内电视台开始播放《铁臂阿童木》《猫和老鼠》等来自日本、美国、欧洲的动画片,中国也开始探索自己的系列动画片。”

  《葫芦兄弟》是中国最早的系列动画片之一,片中有两处情节总让孩子们落泪——其一是穿山甲的牺牲,其二是爷爷为了让葫芦七兄弟团结一心,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在姚忠礼的印象里,中国动画界曾有一个“约定俗成”的现象,即作为英雄人物的主人公是不能牺牲的,怕伤到了少年儿童的心。但是《葫芦兄弟》并没有这么做,“我们在创作剧本时就说过一句话:为有牺牲多壮志。”

  半个世纪前,上海曾是中国动画的“大本营”,姚忠礼所在的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以下简称“美影厂”)汇聚了中国最优秀的动画人才和最优质的动画技术资源。几代美影厂工作者不遗余力地投入艺术创作,以一系列老少咸宜、雅俗共赏的经典之作,成就了中国人自己的动画世界。

  “当时的美影厂有两百多个人,其中包括了27对夫妻。所以是一群内心充满爱的人,创作了一个个充满爱的故事。”在姚忠礼看来,优秀的动画作品是以真情打动人心的,正是这群热爱动画事业、为中国动画殚精竭虑的人,撑起了中国动画的辉煌时代。

  他在一张拍摄于1983年的“钱家骏和五位得意门生”照片前停留了许久,为记者一一指出中国动画大师钱家骏和他的学生胡进庆、戴铁郎(代表作《黑猫警长》)、严定宪、林文肖、阿达。“40多年过去了,这张照片里的导演都已故去,但他们的作品永远留在了孩子们的心里。”(完)

  <strong>经贸形势促成共同货币共识</strong>

  “宋代许多名人都极其热爱投壶运动,所以特意来体验一番。”张婕霖说,小小投壶蕴藏着大智慧,姿势、力度以及专注力都决定着投壶成功与否。

  陈茂波在现场致辞时表示,在“一国两制”方针下,香港是全世界唯一汇聚国际优势和中国优势的地方。未来香港会不断地提升金融服务的平台,港交所会不断优化上市平台的竞争力。特区政府也会在今年举办多项大型活动,吸引和邀请更多国际朋友到香港,让他们亲身来看看香港的蓬勃发展、竞争力和机会。

  数据显示,河北省2022年1月至11月经济运行平稳恢复,高技术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1.1%,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我们设立园区超低排放标准进行环保管控。”熊南恒指着大屏幕介绍,“一旦数据超过警戒线,就会由绿色变成红色,监管系统立即通过短信平台,自动向企业负责人、经开区环保管理人员发送预警信息。”

  此外,福州市“点对点”接送全速推进复工返岗,继续开展“点对点”包车包机包列活动,安排300万元专项资金抢抓员工返岗重要节点,预计输转来榕务工人员超1万人,为福州市一季度稳工稳产抢开局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人力保障。

赖儒威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