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墟外围地区首次发现大型中字形墓葬

来源: 潇湘名医
2024-06-25 06:57:35

  中新网洛阳12月21日电 (记者 韩章云)12月21日,为期2天的2023年度河南考古工作成果交流会继续在古都洛阳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考古人员首次在殷墟外围地区发现大型中字形墓葬,尽管被盗严重,但仍为研究商代晚期的丧葬制度,殷墟大邑商的布局、结构、历时性变化等问题提供了新的资料。

  据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崔宗亮介绍,考古人员在殷墟外围地区发现的大型中字形墓葬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大坡遗址,该处遗址位于殷墟西南部,在2022年配合基建被发现。中字形大墓有M16、M17、M18三座,均有南北双墓道,是殷墟外围地区首次发现的大型中字形墓葬。

  尽管这3座大型中字形墓葬都严重被盗,但是考古人员在这里仍有不少发现。其中,M16有熟土二层台,东、西二台北部有彩绘图案。椁内盗土中出土少量陶片、石英残块、石器、骨器、铜器碎片及少量人骨、兽骨。中部随葬陶觚、陶盘。

  M17椁内盗土中清理出殉人头骨三颗,出土若干石戈残件、数枚贝、少量陶片、蚌器、铜器碎片及少量人骨、兽骨。墓底中部有一腰坑,采集有数枚贝及少量人骨、兽骨。

  M18椁室上方发现2个人头骨,北侧中部及东北部也发现2个人头骨,椁室中部散落分布石戈残件、石器、玉器、铜器、陶器、蚌器、漆器等。

  崔宗亮表示,近几年,包括辛店遗址、陶家营遗址、宗村遗址、郑家村遗址、大坡遗址等殷墟外围地区的晚商大型聚落遗址相继被发现,为重新审视和解读殷墟大邑商的布局提供了新的材料。

  “安阳大坡遗址是一处经过科学规划的商代晚期墓地,墓地分大、中、小三种类型的墓葬,为研究商代晚期的丧葬制度提供了新的资料,有助于探讨 当时的社会组织结构与社会性质。”

  2月20日晚,云南省纪委监委宣传部、云南广播电视台联合摄制的警示教育专题片《“官油子”现形记》(上集)播出,披露了官瘾十足的“官油子”、玉溪市委原书记罗应光的案情。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发布的《2022年中国船舶工业经济运行分析》预测,2023年中国造船完工量将突破4200万载重吨,新船订单量约4000万~5000万载重吨,手持船舶订单保持在1亿载重吨左右。接下来的3~4年,中国船企将迎来交船的高峰期。

  <strong>“我们不只考察球员的球技,更是考察他们的性格。球员首先要有团队精神,在场上愿意吃苦。在我这没有训练和比赛之分,每时每刻都必须拼尽全力。”</strong>

  大连造船厂开办了技术培训班,根据外国船级社的验收规范,制定了系统化的工艺标准和校验细则。1981年9月14日,“长城”号终于通过严苛的验收,在大连造船厂顺利下水。首航300多天,“长城”号在世界三大洋航行了52000多海里,全部仪器仪表正常。当“长城”号安全返回时,“望远”号已经开始了在大西洋的首次航行。

  “未来随着邮轮制造技术和产能的成熟,或许能撬动国内邮轮产业链的发展。”在陈斌毅看来,邮轮作为功能最复杂、建造体量最大的船型,技术和供应链的自主化,也将带动制造业在动力推进系统、机电设备、智能控制、绿色环保、新能源、新材料、品控管理等诸多方面的技术进步。

  江南造船厂将重心放在了高技术复杂船型的研发上。自1995年下半年起,江南造船相继承接了7.08万吨巴拿马型自卸式散货船、1.37万吨化学品/成品油船、1236TEU高速无舱口盖集装箱船、2.2万立方米半冷半压式液化乙烯船,共四型18艘,全部都是中国造船史上没有建造过的高新技术船舶产品。

徐嘉俊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