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乡泉州靠前服务 多举措提升台企“安全感”

来源: 慧聪网
2024-05-31 08:56:03

  【港澳台专线】侨乡泉州靠前服务 多举措提升台企“安全感”

  中新社泉州11月20日电(孙虹 吴冠标)“设立‘警企联络’机制以来,为我们台资企业带来的不只是便利,还有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20日,在闽创业近20年的台商陈美满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作为最早入驻泉州台商投资区的台资企业之一,陈美满和丈 夫一手创办的泉州亿达家用电器实业有限公司目前拥有400多名员工,是一家劳动密集型的制造型企业。

  “安全和谐的环境是我们安心创业的基础,员工的安全管理也一直是我们非常重视的问题。”陈美满说,多年来一路见证了与台湾隔海相望的泉州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在“安全感”上表现得尤为明显。“比如安全防范方面,泉州市公安局台商分局在厂里设置警务联络点和警企联络员,定期为我们的员工做安全培训和防诈宣讲、组织保安能力提升培训演练等。”

  台胞就业掌上对接、台企融资掌上撮合、台资项目线上报批、台湾食品掌上直购……台胞拿起手机,进入泉州台商投资区“亲清家园”智慧监督服务平台,就可便捷地找到“数据港”,通过线上获取或申请的方式,就能达到工作生活上的便利。泉州市公安局台商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以此为基础,警方主动靠前服务,延伸警务触角,并针对每个企业的不同情况,科学制定安全“教案”,走进企业宣讲,全力为当地企业营造良好的生产和治安环境。

  提升辖区内企业“安全感”的举措不止于此。今年以来,泉州市公安局推进“泉心泉意”优化营商环境“1+6”行动方案,通过“驻企安商”专员服务、“网办网通”智慧赋能、“全警走访”共建共享等6大措施,切实为包括外资及港澳台企业在内的广大企业办实事、做好事、解难题。截至目前,仅泉州台商投资区就已设立16个中心警务室、96位警企联络员;今年以来开展企业安全培训400余场。

  办证的便利和速度的提升,是陈美满最为直观的体会。“最早需要本人到泉州市区指定地方办理,现在可以选择就近办证,时间也从原来的半个多月缩短到一周以内,节约了大量的时间成本,而且还有‘送证上门’服务,非常贴心。”

  涉台服务的改革创新,让台胞台企办事更暖心省心顺心,带动更多台胞来泉州创业就业。官方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上半年,泉州已累计批准台资企业2274家,投资总额70.68亿美元,合同台资43.2亿美元。(完)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政治学教授罗杰斯·史密斯(Rogers Smith)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美中关系无疑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和最主要的两个排放国,美中两国的政策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类是否能够以及会以什么条件生存下来;两国的经济也紧密相连,因此如果两国之间破坏性的竞争超越合作,那么世界也无法繁荣。”也因此,史密斯认为,即使短期内无法产生明显结果,美中两国保持密切的沟通也非常重要。

  如果要求平台企业帮助快递小哥加入城职保,不仅有执行中的难度,而且企业和个人都需要付出更高的成本,为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配套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快递小哥服务于当地居民,地方政府为之配套缴费也是应当的。

  “大学生怎么了?只要你干了农业,秒变小学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陈乐的视频都是记录自己作为“农业小学生”是如何在瓜棚里学习。

  官方数据显示,上半年中国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已达54万家,同比增加6.9%。其中,以中小微企业为主、充满活力的民营企业同比增加8.3%。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速高于整体6.8个百分点,规模占中国进出口总值的比重提升至52.7%。

  会议指出,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实施城中村改造是改善民生、扩大内需、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要坚持稳中求进、积极稳妥,优先对群众需求迫切、城市安全和社会治理隐患多的城中村进行改造,成熟一个推进一个,实施一项做成一项,真正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要坚持城市人民政府负主体责任,加强组织实施,科学编制改造规划计划,多渠道筹措改造资金,高效综合利用土地资源,统筹处理各方面利益诉求,并把城中村改造与保障性住房建设结合好。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大对城中村改造的政策支持,积极创新改造模式,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努力发展各种新业态,实现可持续运营。

  上述记者说,“2023年上半年,我们利用半年的时间,卧底缅北诈骗组织,在这个过程中,见到了太多血腥的诈骗内幕,以及惨无人道的虐待。”

王嘉琪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