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将中国提升健康素养的经验贡献于全球健康素养发展

来源: 杭州网
2024-06-07 19:17:44

  由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主办的2024全民健康素养大会当天在北京举行。谈及健康素养在公共卫生中的作用,任明辉在作会议主旨报告时指出,有大量实证证明,健康素养不足会对民众健康产生重大的负面影响,也会加剧社会阶层在健康方面的差距并导致高昂的医疗卫生费用。

  “尽管我们说,健康素养是个人能力和知识的体现,但是它在公共卫生层面的意义是远远超过个人层面的。”他说。

  这位专家也介绍说,世界卫生组织一直在推动将健康素养、健康促进工作纳入更广泛的领域进行讨论,不仅仅是聚焦行为上的改变,例如怎样推进在健康素养层面制定一项全球议程等。世卫组织正在推动这方面的变 革,希望到2030年能够通过系统层面的行动来提高普遍人群的健康素养水平。

  监测结果显示,近年来,中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稳步提升,由2012年的8.80%上升到2023年的29.70%,已经十分接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提到的“到2030年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30%”的目标。

  在马珏看来,如果国内将地理课改为纯科学的课程,对于擅长文科的学生“也不公平”。新高考改革后,马珏称,偏文科的学生,更擅长区域和人文地理。分析不同环境问题随时间演化的过程时,偏文科学生更关注环境安全风险程度,偏理科的学生更擅长学习自然地理。“如果改为地球科学课,擅长文科的学生就更不敢选这门课了。”马珏说。

  声明还表示,沙伊双方赞赏并感谢中国领导人和政府承办和支持此次会谈并推动其取得成功。双方同意将激活两国于2001年4月17日(伊历1422年1月22日)签署的安全合作协议和于1998年5月27日(伊历1419年2月2日)签署的经济、贸易、投资、技术、科学、文化、体育和青年领域总协议。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邢晓婧   刘欣]3月13日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52届会议期间,反华非政府组织举办所谓的“中国人权状况”边会。会上,“世界维吾尔代表大会”(“世维会”)一名成员以“集中营幸存者”身份编造在中国的“各种遭遇”,另一名成员则添油加醋地对其发言进行翻译。在现场提问环节,中国人权研究会学者对两人发言和翻译中的破绽进行批驳,对分裂分子发言可信度进行直接打击。相关专家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所谓“中国人权状况”边会是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框架下举办的,分裂分子在会议上公然编造谎言、在翻译上“动手脚”是在故意误导公众,必须对反华分裂势力试图将一些国际机构和场合变成造谣、传谣平台的恶劣行径保持警惕。                 

  中国的地理课始于1904 年,课程名称沿用至今。科学课和地理课,是国内中小学生接受地球科学教育的主要渠道。初中地理包含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乡土地理等四部分,高中地理主要划分为自然和人文地理。

  各设区市教育行政部门要充分保障学生新冠病毒感染后身体康复以及运动恢复的时间,科学制定2023年体育中考实施方案,合理安排统一测试、缓考、补考的时间间隔。

  阿里有强大的数据中台建设能力,离开阿里创业的高管中,不少人的企业已经做到独角兽、准独角兽级别,如奇点云、数澜科技等。“阿里带来的溢出效应,除了人才的溢出、资本的溢出,还有产业项目的溢出。”屈永辉说,“未来科技城应该是全中国数据中台项目最为集中的地方。”

杨桂清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