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说】美媒:枪支死亡已成为美国的标签 该想想我们与致命武器的关系了!

来源: 顶端新闻
2024-06-15 13:38:15

  中国日报网6月13日电 6月是美国“全国反枪支暴力月”(National Gun Violence Awareness Month),但仅在刚刚过去的第二个周末,全美多地就发生了多达8起大规模枪击事件,造成5人死亡,至少34人受伤。

  美国《盐湖城论坛报》(The Salt Lake Tribune)网站11日刊登评论文章称,在这个以反对枪支暴力为主题的月份里,美国是时候考虑一下国家与这些致命武器的关系了。

  文章称,自美国建国以来,枪支对许多人都有着巨大的吸引力,社会化的过程也在很早时候便开始。孩子们拿着玩具枪模仿他们在电视、电影和游戏里看到的角色,拿着枪的男孩假装自己是真正的男子汉,用暴力来解决纠纷。对于大多数美国成年人来说,枪是重要的“保护”。然而,只要家中有枪,就会对所有人构成威胁,尤其是对弱势群体而言更是如此。

  与此同时,年复一年,在美国的涉枪死亡中,自杀比他杀还要多。来自美国东部大学(Eastern University)的肖恩·克莱本(Shane Claiborne)说:“那些使用枪支自杀的人通常都会失去生命,他们根本没有后悔的机会。但没有机会获得枪支的人则更有可能在第一次试图自杀的时候幸存下来,也有三思后行的机会。”

  “在全世界眼中,我们的枪支死亡已经成为了身上的标签,你甚至可以说,枪支如同苹果派一样很美式。”文章这样写道,“这是一种最致命、最难以想象的美国例外主义,很多人已经受够了,希望有所改变。”

  根据皮尤研究中心的调查,有61%的美国人认为,枪支的获取难度太低;69%的共和党人和90%的民主党人希望将 购买枪支的最低年龄限制提高至21岁;88%的共和党人和89%的民主党人支持禁止患有精神疾病的人购

  文章批评称,虽然多数美国人渴望问题有所改善,但美国的立法者却听任美国国家射击运动基金会(National Shooting Sports Foundation)、国家枪支权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Gun Rights)、美国枪支持有人协会(Gun Owners of America)和全美步枪协会(National Rifle Association)的号令。

  2018年年底,当媒体记者第一次找到张富清时,他一口拒绝了采访要求。在他心里,战斗经历和工作经历“只是一个共产党员、一个革命军人该做的事情”。

  在贵州西部某村卫生室,中专毕业的孟浩已在这里工作了23年,现在46岁,这里只靠他一个人维持运转。他介绍说,村卫生室里有政府按照标准配置的一些简单仪器,包括体温计、听诊器、血压计等,但没有更好的设备。他自己花了3000多元买了一台制氧机,以防病人出现紧急情况时可以使用。

  在企业提高产能、打击“黄牛”、政府调配三方出力下,“抗原难题”正在逐渐缓解。李津表示,“医疗器械的生产扩容,比药品的扩大生产规模的限制更少,短期内扩大产能更容易。”另外,赵先认为“感染高峰过去后,抗原的需求量也会有所回落,政府调配保供也在努力。”多方因素共同促进,抗原行业很快就会恢复常态。

  世界杯进行期间,无论是老彩民还是新玩家,路过彩票站看到人头攒动的投注者都不免心中痒痒,买上几注期待幸福来敲门,成为了不少球迷在世界杯期间的日常。

  北京协和医院通过内部改造,已经对急诊和发热门诊进行扩容,现在拥有两个发热门诊区,一个急诊区。在第一发热门诊区,晚上8时多,急诊科副主任李毅教授正在出门诊,他今天已经连续接诊7个多小时。

  从粮油所到三胡区,再到卯洞公社、外贸局、建设银行,张富清经历过一些跨度很大的岗位。老同事董香彩至今都佩服他用不完的精力和始终投入的工作状态,评价道:“他的奉献精神,没有人能做到。”可是张富清认为自己只是“做了该做的”。

彭旻幸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