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唢呐吹响高校夜空 十余种民族乐器同台斗艳

来源: 金台资讯
2024-06-01 05:59:57

  中新网合肥12月29日电 (沈宗平 方丹)唢呐、把攥子、笙、笛、铙钹、锣……12月28日晚,“中国元气·周家班”吹打乐专场音乐会在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举行,十余种民族乐器同台争奇斗艳。

  一曲大气磅礴的《梵字调》,拉开了当晚音乐会的序幕,随即《庆贺令》《百鸟朝凤》《雁落沙滩》等经典曲目接续上演。每一曲演奏完毕,都能引起现场2000余名师生的掌声。

  “我印象最深的是《百鸟朝凤》这个节目,用乐器模仿出了各种鸟鸣声,其中充满着乡土气息和田园味道,让人感觉到无拘无束、自由且美好。”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在校生汪闽锐说。

  据了解,此次吹打乐专场音乐会里的周家班历经七代传承,传承乐手超百人,形成民间音乐族群。2014年,周家班所传承的中国民间吹打乐中的唢呐艺术“灵璧菠林喇叭”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目前,周家班“中国元气”系列演出不仅在北大百年讲堂、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央美术学院等亮相,还登上了欧美多所高校、剧场以及世界多地音乐节的舞台,在全球卷起一股中国吹打音乐文化风。

  据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校长张穗萌介绍,通过此次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冀让学生们在学习书本知识之外,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强大魅力,这是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的“校园传统”。

  近年来,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以美育教育研究中心为抓手,通过构建“课程教学+社团活动+校园文化+艺术展演”四位一体的艺术发展教育体系,将非遗文化传承教 育融入日常教育教学和校园文化建设,推动非遗传承团队、美育教学团队、课程思政团队三方同向同行、协同育人,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艺术教育中“乐起来”,在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中“学起来”。截至目前,该校已经组织各类主题文化活动百余场次,实现全校师生全覆盖。

  “下一步,我校将结合安徽省文化强省的建设要求,不断拓展文化活动形式,丰富文化活动内容,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故事,用一次次课堂、一场场演出、一个个生动的身边事例来教育好每一名学子。”张穗萌说。(完)

  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农民驾驶收割机在田间收获小麦(2021年6月8日摄)。新华社发(武纪全摄)

  当天,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官员、企业家代表等围绕金融开放、金融合作、数字经济、人文合作、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等主题与珲春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

  针对2022年自然资源工作,会议透露,在服务稳经济大盘方面,2022年自然资源部出台一系列超常规、阶段性自然资源要素保障政策,持续提高用地用海审批效率。其中,2022年报国务院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项目1058个、面积319.06万亩,同比分别增加196%、49%,涉及投资6.16万亿元。

<img src="//www.chinanews.com/cr/2023/0112/1048301443.jpg" alt="" />

  “常规的画法不好玩,在瓷胎上画,反而让我去摸索色墨怎么与不同材质、温度等因素巧妙融合,好玩、有趣,很容易上瘾。”黄战生如是说。

  新华网记者 张敏彦

张芳坚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