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响中国】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

来源: 大众日报
2024-06-04 13:33:24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开展了一系列开创性工作,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在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中,不断深化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认识,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成就举世瞩目,成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显著标志。万里河山更加多姿多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画卷徐徐铺展,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夯基垒台。

  “我对生态环境工作历来看得很重。”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文明建设始终念兹在兹。大江大河、高原丘陵、乡村沃野、城市绿地……总书记走到哪里,就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讲到哪里:在重庆强调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在山东强调扎实推进黄河大保护,确保黄河安澜;察看乌江生态环境和水质情况,强调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关切桂林山水保护,叮嘱道,全中国、全世界就这么个宝贝,千万不要破坏……总书记多次强调“生态兴则文明兴”,深刻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在2023年7月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总书记深刻阐述了新时代新征程继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处理好的一系列重大关系,其中第一条讲的就是要处理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指出“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中,我们都要把握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辩证统一关系”。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

  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绿色成为普遍形态的发展。高水平保护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只有依靠高水平保护才能实现。高水平保护可以为高质量发展把好关、守好底线,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转型升级,倒逼实 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过去一年,我国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绿水青山成色更足,低碳生活渐成风尚,发展“含绿量”和生态“含金量”同步提升,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高水平保护的支撑作用更加明显。必须保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战略定力,同步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要守牢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底线,完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夯实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基础。全面准确落实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方针,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加强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塑造新优势。

  当前,全球经济遭遇多重逆风因素冲击。世界贸易组织高级经济学家科尔曼·尼和世贸组织发言人丹尼尔·普鲁津日前接受媒体采访表示,贸易保护主义和部分国家政策诱导脱钩,正在威胁全球贸易增长。

  以科学之策应对非常之事,以精准之措应对非常之难。在同不断变异的新冠病毒较量中,坚持边防控、边研究、边总结、边调整,走小步、不停步,是我们的必然选择,也是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重要经验。从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到常态化疫情防控,再到迎战德尔塔、奥密克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实事求是、因时因势、科学决策、以变应变,牢牢掌握抗疫战略主动权,以防控战略的稳定性、防控措施的灵活性有效地应对疫情形势的不确定性。实践充分证明,科学决策和创造性应对是化危为机的根本方法,我国的疫情防控政策是正确的、科学的、有效的,得到了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第五条 中央军事委员会领导预备役人员工作。

  来三星堆以前,我以为考古会是一份比较安静的工作,现在看来,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需要说的话还挺多。除了和同事、同行交流,还要和媒体打交道。我参加工作两年来,拍纪录片、参加综艺节目、接受各种采访和拍摄有150次以上了。我感觉自己这两年说的话,比过去20多年说的都要多。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野生动物保护工作负责,其林业草原、渔业主管部门分别主管本行政区域内陆生、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工作。

  这一年,北京冬奥圆满兑现绿色办会庄严承诺,成为迄今为止第一个“碳中和”冬奥会。为全面落实绿色办奥举措,鸟巢、水立方、五棵松等原有奥运场馆被充分改造利用,新增场地从设计源头减少对环境影响,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成为世界上第一座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系统制冰的大道速滑馆,碳排放趋近于零;全部场馆达到绿色建筑标准,常规能源100%使用绿电,用“张家口的风点亮北京的灯”;赛时节能与清洁能源车辆占全部保障车辆的84.9%,为历届冬奥会最高。此外,在开幕式上以“不点火”代替“点燃”,以“微火”取代熊熊大火,充分体现了低碳环保的理念。

徐冠宏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