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专家:马中关系充满韧性

来源: 格隆汇
2024-06-18 01:56:42

  亚太“一带一路”共策会会长翁诗杰近日在中国日报撰文称,马来西亚已经与中国建交50周年,虽然一路走来并非一帆风顺,但两国关系保持韧性。

  马中友谊源远流长

  文章指出,半个世纪前,时任马来西亚总理的拉扎克在冷战高峰期访问北京,马来西亚成为第一个与中国接触的东盟成员国。

  无论如何,拉扎克大胆而富有远见的举动被认为符合1971年东盟发布的《和平、自由和中立区宣言》。该宣言旨在在东南亚建立一个“和平自由中立区”,它“不受任何形式或方式的外部势力干涉”,以“扩大合作领域”。

  双边关系进一步扩展

  文章指出,1991年,马来西亚在吉隆坡主办了第24届东盟部长级会议,首次邀请中国外交部长出席,马来西亚将与中国的接触扩展到东盟。中国2021年与东盟发展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在此之前,马来西亚和中国于2013年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这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元年,而马来西亚也是首批加入“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之一。

  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于2023年高调访华,双方就共建中马命运共同体达成共识,进一步加强了双边关系。

  这有利于马来西亚融入中国发起的全球倡议,如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这是中国为人类利益向全 球治理提供的公共

  未来合作领域

  马来西亚将在2025年担任东盟轮值主席国,东盟各国的目光会集中在东盟-中国自由贸易区3.0的进展上,预计中国将获得更广泛的市场准入。

  文章指出,东盟与中国的合作有助于实现《东盟共同体愿景2025》。东盟经济共同体旨在建立一个允许商品、服务、劳动力和资本在区域内自由流动的单一市场。

  东盟经济共同体连同东盟政治与安全共同体和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似乎将与中国提出的全球倡议的愿景产生共鸣。为了其代表的6.6亿多人民的福祉,东盟应该大胆追求战略自主,与中国合作,实现愿景中强调的共同目标。

  文章指出,在此背景下,马来西亚凭借其在共同体建设方面的实力,成为弥合鸿沟的理想选择。在“和平自由中立区”久经考验的框架下,一向追求独立自主的马来西亚在担任东盟主席国后,将继续引领东盟与中国的合作。

  目前暂未有中国公民伤亡。中国驻土耳其使馆和驻叙利亚使馆提醒当地中国公民密切关注预警信息,提高警惕,加强防范余震及其他次生灾害,做好应急准备。如遇险情,请保持镇定,听从当地警方和现场指挥人员的安排,尽快转移至安全地带。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各类新型材料的出现,王蒲芳制作传统花灯生意清淡,花灯市场逐渐被铁制焊接骨架所制作而成的电灯所替代,它们外形更加精致,也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

  这些礼物,于学员们而言,是对过去一年成绩与荣誉的肯定,更是对新的一年学习训练的激励和鞭策;于亲人而言,仿佛是一本生动的日记,讲述着子女在军校拼搏奋斗的故事,足以纾解思念直至下一次团圆。

  “连父亲过世都不敢回家,每天过着担惊受怕的日子,像老鼠一样,那滋味真的没法说,现在被抓到了,反倒轻松了很多。”说起逃亡生活,刘龙辉不住地摇头。

  围绕残疾人就业,湖北按照“一人一策”对1042名应届高校残疾毕业生开展就业帮扶,就业率达92.71%;实施残疾人就业创业扶持计划、农村残疾人就业创业帮扶活动,对1.53万农村残疾人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全省城乡新增残疾人就业1.9万人。

<a href="//www.chinanews.com/cj/shipin/cns/2022/08-31/news936392.shtml" target="_blank">视频:一个笔袋109元 一支笔35元 “文具刺客”你遇到过吗?</a><em class="right">来源:中国新闻网</em>

蔡德霖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