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葫芦兄弟》编剧姚忠礼:“翻开”中国动画“回忆录”

来源: 盖饭娱乐
2024-06-02 09:07:48

  中新社上海5月31日电 题:专访《葫芦兄弟》编剧姚忠礼:“翻开”中国动画“回忆录”

  中新社记者 王笈

  “绘动世界——上海美术电影的时代记忆与当代回响”在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开展方过10天,73岁的著名动画编剧姚忠礼已经来看了3次。

  5月30日走进“经典巡礼”展厅,当熟悉的动画形象和手稿渐次映入眼帘,姚忠礼又一次泪目,回忆涌上心头。“我合作过最多的导演有阿达(代表作《三个和尚》)、胡进庆(代表作《葫芦兄弟》)、严定宪(代表作《舒克和贝塔》)、林文肖(代表作《雪孩子》),他们有一个非常突出的共性——不模仿别人、不重复自己。”

  姚忠礼是13集系列剪纸动画片《葫芦兄弟》的编剧之一。这部家喻户晓的经典之作是如何诞生的?面对中新社记者的提问,他如数家珍。“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是没有系列动画片的,只有《九色鹿》之类的动画短片和《大闹天宫》之类的动画长片。随着电视机的普及,国内电视台开始播放《铁臂阿童木》《猫和老鼠》等来自日本、美国、欧洲的动画片,中国也开始探索自己的系列动画片。”

  《葫芦兄弟》是中国最早的系列动画片之一,片中有两处 情节总让孩子们落泪——其一是穿山甲的牺牲,其二是爷爷为了让葫芦七兄弟团结一心,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在姚忠礼的印象里,中国动画界曾有一个“约定俗成”的现象,即作为英雄人物的主人公是不能牺牲的,怕伤到了少年儿童的心。但是《葫芦兄弟》并没有这么做,“我们在创作剧本时就说过一句话:为有牺牲多壮志。

  半个世纪前,上海曾是中国动画的“大本营”,姚忠礼所在的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以下简称“美影厂”)汇聚了中国最优秀的动画人才和最优质的动画技术资源。几代美影厂工作者不遗余力地投入艺术创作,以一系列老少咸宜、雅俗共赏的经典之作,成就了中国人自己的动画世界。

  “当时的美影厂有两百多个人,其中包括了27对夫妻。所以是一群内心充满爱的人,创作了一个个充满爱的故事。”在姚忠礼看来,优秀的动画作品是以真情打动人心的,正是这群热爱动画事业、为中国动画殚精竭虑的人,撑起了中国动画的辉煌时代。

  他在一张拍摄于1983年的“钱家骏和五位得意门生”照片前停留了许久,为记者一一指出中国动画大师钱家骏和他的学生胡进庆、戴铁郎(代表作《黑猫警长》)、严定宪、林文肖、阿达。“40多年过去了,这张照片里的导演都已故去,但他们的作品永远留在了孩子们的心里。”(完)

  根据金融数据服务商东方财富的数据,当天保险板块上涨3.01%,本月累计上涨逾6%,跑赢同期上证指数。个股方面,当天保险股均飘红收官,新华保险股价涨逾5%,领涨板块。

  刘先超表示,按照新模式,只需要将“GPS导航仪”运到国外维修,大大提高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使我们获得国内外大量客户订单,维修范围不断扩大。

  针对当前面临的形势任务,会议强调,今年铁路工作将突出保通畅、扩投资、保安全、防风险,推动铁路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交通强国。

  邢遵胜回忆说,面对重重考验,他一边给班组鼓劲,一边带领技术团队千方百计研究和开发新技术,最终顺利完成十余项科技攻关,把很多人认为的“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目前,重庆正加快打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电子制造业两大万亿级产业集群。范立新称,2023年,重庆在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年度计划投资868亿元,其中电子产业计划投资增长253.7%、新能源汽车增长176.5%、新材料产业增长107.4%。

  “共同富裕依托于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农业和农村人口占比太大,不利于实现共同富裕。”毛中根指出,新型工业能保证财政收入的稳定性,攀枝花作为工业城市具有独特优势;此外,攀枝花在四川省已率先进入城镇化中后期阶段,有较好优势。

刘郁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