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寻底,“招保万”跌超2%,地产ETF(159707)盘中下挫2%!华尔街多家投行:看好中国地产股前景

来源: 雷科技
2024-06-20 11:21:30

  楼市继续寻底,地产表现低迷

  地产板块近期表现低迷,或与楼市继续寻底。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5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中,各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同比降幅略有扩大。5月份,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7%,降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二、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分别下降0.7%和0.8%,降幅均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

  多家投行看好中国地产股前景

  值得关注的是,在“5.17”新政满月之际,多家投行看好中国地产股前景。华尔街多家机构分析师乐观表示,中国政府近期在地产领域推出并落实的种种举措不仅加强了他们的信心,也为国内房地产行业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这(“5.17”新政)是一个相当积极的信号。这也是我们持更具建设性立场的原因。”美国银行大中华区房地产研究主管 Karl Choi表示,他预计国内前100大地产商的地产销售额将会在明年企稳。Karl Choi还表示,随着地产市场逐步恢复,近期个别房地产股票的涨势比他预期的还快,所以他在地产股的选股上将“更加挑剔”。不过从长期角度来看,他对整个地产行业仍然乐观。

  花旗分析师Griffin Chan本月也调高了多家国内房地产公司的个股目标价。Griffin Chan预计,未来他还将上调对整个国内地产行业的评级,他认为,政府出台的最新政策将促进该行业软着陆。

  里昂证券最近将万科等地产公司的评级从“跑赢大盘”提升至“买入”,称近期部分地方政府出台的收购空置房举措,将改善万科等地产公司的现金流。

  瑞银中国及香港房地产研究主管John Lam自今年1月份以来一直看好国内房地产行业。他表示,政府的最新举措证实了其“去库存的意图”,他预计国内房价将在2025年中期触底。

  布局头 部房企,关注市场稀缺标的

  立足当下,平安证券指出,当前板块已步入休整期,一方面在经历前期调整后,持仓者基于对未来政策预期,当前减仓概率较小,另一方面尽管板块有所回调,但相比4月底仍有一定涨幅,且目前仍为前期政策效果观察窗口,短期大规模政策出台概率较小,未持仓者仍以观望为主。我们仍建议保持仓位、持续跟踪6月重点城市及房企销售。

  配置上,该机构建议关注具备基本面支撑、估值修复空间仍大的央国企,细分领域龙头及保障房、城中村改造等主题性机会。

  数据来源:沪深交易所、中证指数公司、Wind等,截至2024.6.20。

  风险提示:地产ETF被动跟踪中证800地产指数,该指数基日为2004.12.31,发布日期为2012.12.21,指数成份股构成根据该指数编制规则适时调整,其回测历史业绩不预示指数未来表现。文中指数成份股仅作展示,个股描述不作为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也不代表管理人旗下任何基金的持仓信息和交易动向。基金管理人评估的该基金风险等级为R3-中风险,适宜平衡型(C3)及以上投资者。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基金投资有风险,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代表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投资需谨慎。

责任编辑:杨赐

  2017年12月,伊拉克宣布取得打击“伊斯兰国”的胜利。此后,“伊斯兰国”残余势力主要在伊拉克偏远农村地区以及该国与叙利亚接壤的边境地带流窜,不时发动袭击。过去几个月,伊拉克军方加大打击力度,频繁在乡村及偏远地区对“伊斯兰国”目标发起清除行动。

  “要真正有突破,有创造,关键在于敢与言的辩证统一。言而不敢者,死读书,缺乏创造性,轻信权威,难以取得大成就的;敢而不言,不但造成浪费,而且可能闹笑话……”左智伟研究遇到困惑时,便反复读手稿中的这句话,他将此奉为人生箴言。手稿读得多了,左智伟更加理解了蒋锡夔先生为什么敢公开质疑国际权威专家,为什么总是鼓励学生和他“抬杠”。

  《通知》强调,要进一步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加强公正文明执法,依法依规查处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督促校外供餐单位和学校食堂严格执行索证索票、进货查验、从业人员健康管理、食品留样等制度,规范加工制作过程,严控食品安全风险。指导学校设定招标门槛、实行大宗食品公开招标、集中定点采购,严格履行招标程序,建立健全校外供餐单位引进和退出机制。

  哪些问题,是你不能回答的?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作为科技型企业,我们始终专注硬核技术创新,坚持“技术为本”的铁律不动摇。今年小米研发投入将超200亿元,2022年—2026年总计将超1000亿元。

  家里需要改造,公共环境也要改造。如今,越来越多的地方将适老化改造融入老旧小区改造和市政配套建设中。

郑昱顺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