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推出暖心养老服务 为“银发一族”排忧解难

来源: 快科技
2024-06-09 04:45:09

  中新网南宁6月7日电(黄艳梅 朱淑雨)开展长者饭堂试点,优化居家上门服务,推进助浴服务试点工作,打造南宁数字民政平台……近年来,广西南宁市持续深化养老服务改革,推动系列暖心养老服务,积极为“银发一族”排忧解难。

  养老服务业是关系亿万民众福祉的民生事业。截至2023年底,南宁市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145万,人口老龄化率17.76%,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口26万,占老年人口的18%,老年人口基数大、高龄老年人口占比较高。

  记者近日从南宁市民政局获悉,南宁市统筹中央、自治区和市本级各级资金下达养老服务资金,近三年来平均每年安排1.1亿元(人民币,下同)一般预算用于养老,并成立南宁市养老服务指导和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全力保障养老服务发展。

  南宁市出台《南宁市新建住宅小区配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用房管理办法》等多个政策文件,在用地保障、财政补贴、医养融合、监督管理等方面支持养老服务发展。该市启动《南宁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立法起草工作,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为居家养老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南宁市积极构建养老服务基础设施体系,建立市、县区、乡镇(街道)、社区四级养老服务设施体系,推动在中心城区“东南西北中”各布局一个集养老院、医院、老年人活动中心于一体的市级示范性养老机构,推动南宁市社会福利院(一期)提升改造工程和南宁市城市养老服务中心等一批市级项目加快建设。

  南宁市突出县级统筹,累计投入11亿元,推进15个县(市、区)、开发区各新建1所具备专业失能照护、统筹县域资源功能的示范性养老机构。该市推进街镇综合,在25个街道建设了具备全托、日托、上门服务、供需对接、资源统筹等功能的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全市40%的乡镇建设了辐射周边的乡镇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

  居家和社区是绝大多数老年人选择养老服务方式。南宁市围绕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重点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该市积极开展长者饭堂 试点,已有5.1万名老年人在“长者饭堂”系统注册用餐,累计用餐26

  此外,围绕解决失能老年人洗浴实际困难,南宁市开展为60岁以上经济困难和80岁以上高龄失能老年人提供不少于1万人次专业助浴服务试点工作。该市采取“物业+养老”“家政+养老”“养老机构延伸服务”等多种模式,为城市散居特困、低保、失独、优抚以及85周岁以上高龄等五类老年人提供了14万人次居家上门养老服务。(完)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刘利民、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司长刘锦出席并致辞,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秘书长生建学、中国教育报刊社社长张文斌出席并发言。

  龙头企业是渔业科技的应用主体。江西省芦溪县大力实施现代渔业示范区项目,着力以渔业龙头企业为链主,打造水产养殖基地,特色水产养殖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该县在苗种、饲料、养殖、加工等环节培育一批有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发展现代水产业,并延长产业链,铺就了特色产业富民路。推行“公司(合作社)+基地+养殖户”,引导农户发展高价值品种养殖。同时,推广先进渔机渔具、节能减排技术等,引进专业养殖企业从事黄颡鱼养殖,产品全部出口韩国。

  前不久,微信安全中心公布了2022年朋友圈流传最广的十大谣言,其中多条与疫情有关,比如“采样棉签”上有试剂有毒、疫情期间每天可领取补贴、千金藤泡水喝可预防新冠病毒等。对江苏省南通市的潘莹来说,这些谣言她再熟悉不过。

  该报告称,德国经济正在遭受严重的供应冲击,能源、中间产品和劳动力短缺正在拖累生产,并将通胀推高至历史新高。报告预测,2023年德国通货膨胀率将下降到6.4%。报告同时指出,高通胀将使私人家庭可获得的实际收入减少,从而导致经济进一步降温。

  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多地整合资源,坚持科技创新,开发深远海、大水面、盐碱地、稻田等新兴空间,利用水生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多种资源,为提高土地产出率,破解渔业发展瓶颈进行积极探索。

  发扬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

卢姿水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