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空气继续影响中东部地区 贵州湖南广西等地有明显降雨

来源: 企业网
2024-06-01 14:48:23

  中新网12月31日电 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12月31日至2024年1月1日,受冷空气影响,我国中东部部分地区气温下降4~6℃。未来三天,西南地区东部、江汉、江淮西部、江南、华南中西部等地有小到中雨,其中,贵州南部、湖南西部和南部、广西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雨。

  冷空气继续影响中东部地区

  12月31日至2024年1月1日,受冷空气影响,我国中东部部分地区气温下降4~6℃,东北地区东部、江南东部等地部分地区下降8℃以上,并伴有4级左右偏北风,北方部分地区阵风6~7级。受冷空气影响,华北、黄淮等地的雾和霾天气将自北向南逐渐减弱或消散。

  12月31日白天至2024年1月2日夜间,渤海、渤海海峡、黄海大部海域、东海大部海域、台湾海峡、台湾以东洋面、巴士海峡、南海中北部和西南部海域、北部湾将先后有6~8级、阵风9级的大风。中央气象台12月31日06时继续发布大风蓝色预警。

  贵州湖南广西等地有明显降雨

  未来三天,西南地区东部、江汉、江淮西部、江南、华南中西部等地有小到中雨,其中,贵州南部、湖南西部和南部、广西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雨。

  另外,未来三天,新疆北部有明显降雪,其中,塔城、阿勒泰山区等地局地有大雪。

  华北黄淮等地仍有大雾天气

  预计,12月31日早晨至上午,河北中南部、河南北部、山东西部、江苏北部、安徽北部和南部、福建西北部、湖北大部、湖南北部、四川盆地、广东西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雾,其中,河北中南部、河南北部、山东西部、湖北中东部、湖南北部、四川盆地等地有能见度低于200米的强浓雾,部分地区有能见度低于50米的特强浓雾(见图1)。中央气象台12月31日06时发布大雾橙色预警。

  国内未来三天具体预 报

  2023年12月31日08时至2024年1月1日08时,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西北部、新疆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其中,新疆北部局地有大雪(5~7毫米)。四川盆地东部和南部、贵州大部、云南南部、湖南大部、广西中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雨。内蒙古中部、辽宁、浙江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4~6级风(见图2)。黄海大部、东海东北部和西南部、台湾海峡、台湾以东洋面、巴士海峡、南海东北部将有7~8级、阵风9级的大风。

  1月1日08时至2日08时,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西北部、新疆北疆东部和沿天山地区、西藏东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江汉中西部、江南中西部、西南地区东部、华南中西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雨,其中,湖南西南部、贵州东南部、广西东北部等地局地有大雨(25~40毫米)。内蒙古中东部、辽宁等地部分地区有4~5级风(见图3)。台湾海峡、台湾以东洋面、巴士海峡、南海东北部海域将有7~8级、阵风9级的大风。

  1月2日08时至3日08时,新疆北疆北部和东部、西藏东部、青海西南部、川西高原、云南西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其中,新疆北疆北部和东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雪(5~9毫米)。江汉东部、江南、西南地区东部和南部、华南大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雨,局地有大雨(25~30毫米)。内蒙古中西部、辽东半岛等地部分地区有4~5级风(见图4)。

  中国杯速度滑冰精英联赛(第二站)的比赛将持续3天,来自全国的26支代表队、270名运动员参赛,就男女500米、1000米、团体追逐集体出发等共计16项进行比拼。(完)

  <strong>潜力巨大</strong>

  推动公众接种新冠疫苗以建立免疫屏障是新加坡当局的重要任务。新加坡卫生部2月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该国符合疫苗接种条件的人群中,已有83%完成基础免疫接种。

  据介绍,2019年9月27日,长龙航空开通了西安至塔什干定期国际客运航线,有力推动了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的文化、旅游等各项事业的交流合作。受疫情影响,该定期航线于2020年1月底起停航。

  以数字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将数据要素与农业全过程、全产业链有机融合,实现劳动替代、精准投入、环境监测、智能决策等,正驱动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转型升级。加快数字技术在农业中推广应用,顺应世界农业科技进步前沿,符合农业转型升级的现实需求,也得到了国家政策的持续关注和支持。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等,对推进农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智慧农业发展等作出明确的目标安排和任务部署,未来数字技术与农业深度融合的前景广阔。

  作为政治目的表达的“民心”概念,可考的表述最早在《诗经》中出现。《诗·节南山》说:“君子如届俾民心阕;君子如夷恶怒是违”。君子执政如临渊履冰,小心谨慎,方能使民众心安;君子治国如一碗水持平,公平公正,人们的憎恶和不满就会消除。从东周开始,合乎民心的理念成为政治正当性的基础,成为政治正义的根据和衡量标准。《国语·周语下》表达:“以言德于民,民歆而德之,则归心焉。上得民心,以殖义方,是以作无不济,求无不获,然则能乐。”百家子学都发展了“民心”的政治理念。老子说:“圣人恒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帛书乙本和汉简本《老子》第49章),孟子说:“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孟子·尽心上》)。经过不断演变,由“民心论”表达的政治期望,成为中国政治文化的象征性符号。

家惠君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