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城隍阁景区恢复“城隍巡游”民俗 再现周新精神

来源: 学习网
2024-06-23 06:14:14

  中新网杭州6月22日电 (王题题)“起轿!恭请城隍老爷出巡!”随着一声唱喏,6月22日,吴山城隍庙“城隍巡游”民俗非遗活动在浙江杭州城隍阁景区开启。

  当天,由城隍仪仗队、民俗表演队、舞龙队、鱼灯队等方阵组成的巡游队伍,从西湖景区内的城隍庙(周新祠)起行,沿粮道山浩荡而下,进入河坊街。

  充满民俗风情的热闹景象,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随着巡游队伍行进。“对我们老杭州人来说,城隍山 是福地。有事没事都要去城隍山上走走。今天这样,真当好。”走在队伍旁边的杭州市民钱美琴一边兴奋地说,一边举着手机记录。

  在环抱西湖的群山中,吴山不仅襟江带湖,独占湖山之胜;还楔入杭州市区,见证着杭城古今。明清时期,城隍庙为吴山第一大庙,所以当时杭州人也称吴山为城隍山。时至今日,老杭州人依然习惯将吴山称为城隍山。

  据杭州城隍阁景区工作人员王兴臣介绍,这是西湖景区成立后首次举办城隍巡游活动。此次活动取意自城隍老爷周新的为民情怀,设计了城隍巡游、周新颂德、沉浸演绎等三大场景,再现不朽的周新人文精神,以“求学、求仕、求财、求缘、求安、求福”具象化寄托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值得一提的是,活动现场上演的“喜结良缘”“童子问世”“群童问学”“状元归来”四幕戏剧,具象呈现了周新人文精神的“真”与“善”,将经久传承的精神文化与崇尚美好的社会新风交相呼应。

  据了解,文化,是杭州城隍阁景区丰富市民游客体验的核心支撑。近年来,该景区深度挖掘文化资源优势,全力打造“宋韵”和“民俗”两张文化名片。

  在“民俗”这张文化名片上,该景区以周新人文精神为内涵,印上特有的“城隍文化”标签。今年以来,该景区不断放大城隍文化,打造了“城隍家宴、城隍学堂、城隍汉服馆、城隍戏剧社”载体矩阵,为市民游客输出更多元、更活态的文化体验。

  王兴臣表示,此次城隍巡游活动,是杭州城隍阁景区对城隍文化传承的一次尝试。接下来,该景区将依托城隍文化的载体矩阵,融入丰富的民俗元素,推出特色主题活动、开发城隍文创品,打造具有吸引力和辨识度的“城隍文化”品牌。同时,也希望以此次活动为源起,积极响应“将长三角打造为人尽其才、地尽其利、物尽其用的区域发展共同体”的战略规划,携手共建长三角城隍文化联盟,共聚发展合力。(完)

  云南云天化红磷化工有限公司负责人胡均说,国际铁路联运运输方式具有安全快捷、稳定高效、绿色环保等突出优势。公司大部分进出口商品都采用铁路运输,极大缩减了运输时间和物流成本,为企业开拓东南亚市场提供了有力保障。

<strong>在全面落实上下功夫</strong>

  本次展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洛阳博物馆共同主办。170余件(组)洛阳永宁寺遗址出土文物通过此次展览首次与公众见面,涵盖了泥塑、壁画、铁器、水晶、石刻等,其中泥塑造像近130件。

  著名琵琶演奏家赵聪与虚拟歌手洛天依跨界合作的“元宇宙”风格作品《神鸟》,随着琴弦拨动,殷商甲骨文、青铜文化与古蜀三星堆文明不期相遇,开启一段穿越时空的奇妙之旅。

  本次展览还以实物或图文资料形式展示了同时期大同、朝阳、邺城、建康以及韩国扶余等地相关佛教遗址的考古发现,梳理永宁寺建筑、艺术源流。

  箱梁内检修作业时,几乎没有通风,全封闭结构使得梁箱内部回声很大。在大桥的正上方,每隔几分钟就有一列高铁开过,声音呼啸,伴随着震动,巨大的噪音迅速在梁箱内传播、回响开来,反复冲击着耳膜。“短短30分钟,这样的冲击就有了6次,—天下来,已经记不清有多少趟高铁从头顶经过,只是耳朵会整宿嗡嗡作响。”黄国富说。

林瑞惠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