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光电打破垄断营收净利七连增 三款ArF光刻胶通过验证材料自主化

来源: 一点资讯
2024-06-24 09:49:32

  来源:长江商报

  日前,数十家机构现场参观南大光电。南大光电披露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在光刻胶技术研发方面,公司坚持从原材料到产品的完全自主化,公司能够实现从光刻胶原材料到光刻胶产品及配套材料的全部自主化。

  南大光电表示,公司三款ArF光刻胶已经通过验证,正加速推进产品验证和市场拓展工作。

  坚持自主化,南大光电在多个领域打破垄断,填补多项国内空白。在研发方面,截至2023年底,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280人,占员工总数的21.52%。

  2017年以来,南大光电实现了营业收入、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以下简称“净利润”)持续双增。2023年,公司的净利润为2.11亿元,是2017年的6.21倍。

  自从2012年上市以来,南大光电也做到了年年派发现金红利。上市以来,平均分红率为27.12%。

  首季营收净利延续双增

  南大光电盈利能力持续增强。

  今年一季度,南大光电实现的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为5.09亿元、0.82亿元,同比增长27.88%、9.52%;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以下简称“扣非净利润”)为0.62亿元,同比增长14.40%。

  今年一季度公司的营业收入、净利润双增,延续过去七年的持续双增之势。

  南大光电于2012年8月7日在A股创业板挂牌上市,2017年开始,公司经营业绩进入持续增长期。2017年至2019年,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77亿元、2.28亿元、3.21亿元,同比增长74.90%、28.76%、40.85%;净利润为0.34亿元、0.51亿元、0.55亿元,同比增长348.28%、51.43%、7.36%。

  疫情期间,公司经营并未受到明显影响。2020年至2022年,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5.95亿元、9.84亿元、15.81亿元,同比增长85.13%、65.46%、60.62%;净利润为0.87亿元、1.36亿元、1.87亿元,同比增长58.18%、56.55%、37.08%。

  2023年,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为17.03亿元、2.11亿元,同比增长7.72%、13.26%。

  虽然增速有所放缓,但公司的业绩仍然保持了增长势头。

  而南大光电经营业绩持续增长,与产业布局直接相关。

  除了内生增长,南大光电也积极并购。2018年、2019年,南大光电相继出资130万美元元、2.47亿元收购Sonata,LLC 100%股权、淄博南大57.97%股权。2021年,公司又出资1.13亿元收购飞源气体14.8563%的股权。

  2021年收购飞源气体,是南大光电加码持股,此前南大光电已经持有其57.9705%的股份。

  飞源气体成立于2019年7月,2020年全年,其实现的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为3.19亿元、4391.77万元,2021年前8个月,其实现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3.16亿元、6705.58万元。飞源气体前8个月的营业收入接近2020年全年,净利润已经大幅超过2020年全年。

  正是因为持续完善布局,南大光电的经营业绩实现稳定增长。

  多个产品 填补国内技术空白

  深耕电子材料领域多年,南大光电的多个产品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

  南大光电是从事先进电子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广泛应用于集成电路、平板显示、LED、第三代半导体、光伏和半导体激光器的生产制造。公司称,凭借研发创新实力、领先的生产技术、扎实的品质管理体系以及专业的市场服务能力,公司已经在多个领域内打破国外长期技术垄断,多个产品填补了国内技术空表,各类产品的技术、品质、产能和服务逐步跻身世界前列。

  南大光电司先进前驱体材料板块主要由MO源产品和前驱体材料构成,产业基地位于江苏苏州和安徽滁州。

  南大光电是国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实现了MO源全系列产品产业化的企业,亦是全球主要MO源制造商之一,在MO源的合成制备、纯化技术、分析检测、封装容器等方面已全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产品纯度大于等于6N,可以实现MO源全系列配套供应及定制化产品服务,在国内市场处于领导地位。产品不仅实现了国内进口替代,还远销欧美及亚太地区,拥有优质的客户资源和稳定的市场份额。

  前驱体材料业务方面,通过承担多个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公司掌握了多种ALD/CVD前驱体材料的合成、纯化、分析检测和封装技术等,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

  在氢类电子特气方面,南大光电仅用3年时间就成功实现了高纯砷烷、磷烷等氢类电子特气的产业化,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和垄断,为我国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提供了核心电子原材料。公司称,其氢类电子特气产能、品质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市场份额持续增长,离子注入安全源产品在集成电路行业也快速实现了进口替代。

  公司氟类气体产能、品质国内领先,已经成为国内集成电路及平板显示领域的重要供应商。

  光刻胶备受关注,南大光电在光刻胶技术研发方面坚持从原材料到产品的完全自主化,其光刻胶研发中心具备了研制功能单体、功能树脂、光敏剂等光刻胶材料的能力,能够实现从光刻胶原材料到光刻胶产品及配套材料的全部自主化。目前,公司研发的三款ArF光刻胶产品已在下游客户通过认证并实现销售,多款产品正在主要客户处认证。

  技术优势是南大光电的核心竞争力。截至2023年底,公司及主要子公司自主开发的专利共计295项,其中发明专利154项,实用新型专利141项。

 

责任编辑:杨红艳

  <strong>专家:豪华车市场值得新势力“拼死一搏”</strong>

  从多家银行对2023年展望看,随着宏观经济的逐步复苏,实体经济活力释放,预计市场信贷需求有望较大幅度回升。

  此外,保险资金还在投资保障性租赁住房公募REITs(下称“保租房REITs”)方面积极布局。

  当日启动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市区合作,将构建国家、上海市、浦东新区三级合作机制。据浦东新区官方表示,从2023年起,每年三方共投入1.2亿元(人民币,下同)、持续5年。通过地方资金的加入,进一步争取国家投入支持,聚焦关键科学问题,提升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水平。

  黄靖说,得益于文成县对旅游业的支持和“侨家乐”品牌民宿的政策指导,民宿从修建之初就找准了风格定位,注重发挥归侨优势,打造既具“国际范儿”又具传统底蕴的居住空间。开业以来,民宿的生意红红火火。今年春节,超过一半的房间早在三四个月前就被订满。

  在孙鹤峰看来,中国科幻电影的衍生品市场潜力巨大,但前提是必须出现更多的“流浪地球”,带动起国人对模型周边的热情。“相对于传统的军事题材模型,科幻题材模型在拼装制作方面没有那么复杂,更适合作为轻度玩家的模型入门选择,也很适合通过影视作品普及模型文化。今年的电影《流浪地球2》和电视剧《三体》应当可以在一段时间内推动国产IP科幻模型的相关发展,但未来是否可以长期持续,还是需要依靠高质量影视作品的支撑。”

陈伯白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