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观平:统筹协作发展绿色金融

来源: 中华网
2024-06-06 07:46:52

  建设美丽中国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安排,发展好绿色金融是服务美丽中 国建设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我国绿色金融发展成效显著。截至今年3月末,绿色贷款余额为33.8万亿元,同比增长35.1%,高于全部贷款增速25.9个百分点;绿色债券余额超1.9万亿元,其中,绿色金融债券余额约8700亿元,占绿色债券整体存量超四成,为金融机构投放绿色信贷提供了稳定的资金来源。

  发挥绿色金融作用,助力美丽中国建设,是金融系统、生态环境系统共同的使命和责任。绿色金融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法律法规、标准体系、环境要素市场、金融基础设施、金融产品与服务、政策支持体系、国际合作等诸多环节,必须加强跨领域、跨部门协作。可以说,发展绿色金融重在协作,也难在协作。要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建立联合工作机制,力促政策高效协同。

  完善法律法规是保障。无规矩不成方圆,法治可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生态环境系统、金融系统要统筹谋划,明确规则,统一标准。一方面,稳步推动立法工作,鼓励有条件的地方依法、率先出台地方性绿色金融法规。另一方面,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避免因标准不一阻碍业务落地。当前,要有效发挥债券、股票市场的作用,统一绿色债券的募集资金用途、信息披露、监管要求,研究制定绿色股票标准,统一绿色股票业务规则等。

  建设环境要素市场是基础。发展绿色金融,要跳出金融看问题谋良策。例如,若要开展气候投融资活动,就要有碳价作为参考,而形成碳价,又需要统一的全国碳市场。目前,我国碳市场由两部分组成,即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两个市场各有侧重、互联互通。要分阶段、逐步扩大我国碳市场的行业覆盖范围,提升市场活跃度,改善碳排放数据质量,发挥价格发现机制的作用。

  丰富金融产品与服务是动力。绿色金融落地,靠的是各类金融产品与服务。金融服务要以环境要素市场为依托,进一步提升专业化水平。一要有广度,探索环境权益抵质押贷款、环境效益挂钩贷款、绿色信贷资产证券化等创新产品。二要有精度,金融机构、融资主体要开展环境信息披露,公开透明、有据可查,确保金融资源精准流向绿色领域,防范“洗绿”“漂绿”等行为。

  “从中国政策趋势分析,政策推动汽车产业向绿色低碳发展。”朱华荣认为,国家有关部门明确提出ESG理念(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倒逼整车厂、供应商绿电应用,绿色设计、绿色制造、绿色产品将成为主流。中国汽车市场行业总量增长低速稳健,新能源继续快速渗透,动力结构碎片化与行业规模化矛盾突出。中国仍处于汽车普及期,预计2023年销量2710万辆,同比微增。

  此外,存量公积金贷款利率也于今年1月1日起重新定价。去年9月份,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22年10月1日起,下调首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15个百分点,5年以下(含5年)和5年以上利率分别调整为2.6%和3.1%。第二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政策保持不变。根据相关规定,2022年10月1日后发放的首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按新利率执行;2022年10月1日前已发放的首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于2023年1月1日起按新贷款利率执行。

  对通过网上报名资格条件审核且取得全军统一笔试有效成绩的下列人员,公共科目考试成绩享受加分优待:

  新 | 闻 | 观 | 察

  苹果公司称,2022年库克获得了300万美元的工资,1200万美元的非股权激励计划报酬,约150万美元的所有其他报酬,以及近8300万美元的股票奖励。

  为了让下山猎民生活安稳,政府出台一项项扶持政策。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各方着力解决鄂温克猎民吃饭难、上学难、行路难、住房难、看病难等问题,推进产业开发扶贫。

李易英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