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湄公河次区域可持续农业与粮食安全项目研学班南宁开班

来源: 南方周末
2024-06-01 13:04:33

  中新网南宁3月25 日电(记者 杨陈)3月25日,大湄公河次区域可持续农业和粮食安全项目——食品安全标准和体系研学班在广西南宁开班,来自老挝、越南、泰国、柬埔寨和中国等22名政府官员及农业企业中高级管理人员将开展为期4天的研学。

  此次研学班由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主办,中国—东盟农业培训中心(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承办。研学课程包括专题授课、实地考察、互动研讨等多种方式,旨在让各位学员全面了解并掌握中国食品安全标准与体系的核心内容,为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搭建学习交流的平台,为推动该区域食品安全和农业发展的国际合作注入新活力。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校长李向红在开班仪式上指出,此次研学班不仅体现了各国对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视,也展示了大家对食品安全和农业发展的共同关注。希望通过本次研学班,提升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政府和农业企业人员在良好农业规范标准、农产品质量保证和安全检查认证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农业是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的支柱产业。近年来,广西持续拓展与老挝、越南、柬埔寨等国的农业技术交流与合作,输出试种蔬菜、水稻等优新品种,为当地培训农业技术人员。

  研学团团长、越南食品安全和质量专家阮文段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达了对本次研学之旅的热切期望。他表示,中国在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中占据重要地位,是农产品市场的关键参与者。

  “我希望学员们能充分利用这次机会,深化对中国农业食品安全控制、质量管理和食品安全体系的认识。通过各成员国间的知识交流,推动大湄公河次区域农产品贸易的繁荣与发展。”阮文段说。(完)

  承载着年味与亲情的年货春运,是如今中国消费流动的缩影。京东数据显示,今年高线城市的用户,尤其是年轻人,喜欢将数码电器、智能产品通过电商送到家乡的老爸老妈手上;而各地特色农产品也上行到全国各大城市,让远方的亲友也能享受到家乡美味。

  试想一下,当老人清晨离开家之后,屋内虽然空无一人,但陪伴了老人良久以至于通了人性的器物们,都在翘首以盼老人回家。直至深夜,老人还不归来,放心不下的笤帚只好化身为一个提着灯笼的小男孩,寻找他们挂牵的爷爷,接他回家。这一只小妖怪,竟仿佛真如老人的子孙一般。

  山东凯瑞商业集团在济南的70多家餐饮门店,除夕夜当晚基本满房。市场营销总监侯明敬告诉记者,不少没订上年夜饭的消费者改约中午时段的“年午饭”,预订率也已经过半。

  俗话说“过了大寒,又是一年”,大寒正值岁末,有许多重要的民俗,人们开始忙着辞旧迎新,准备年货。年俗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北国的冰灯和南国的花市,一个阐释三九严寒,一个奏响春日序曲。

  不过,从各区域平均气温来看,也有不少地方是在大寒节气达到全年最低,比如华东和华南沿海、新疆北部、山东半岛局地部分地区,总体而言,南方冷在大寒的区域相对更多一些。

  一、下载注册

梁吉旭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