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近三年查询信用报告超87万次 民众维护信用记录意识渐强

来源: 猫眼电影
2024-06-14 22:31:56

  中新网西宁6月14日电(祁增蓓)今年6月14日是全国第17个信用记录关爱日。记者从中国人民银行青海省分行获悉,近三年(2022至今),青海省累计查询信用报告达87.12万次,有效满足了各类社会需要,对信息主体了解自身信用状况、提升诚信意识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当日,由中国人民银行青海省分行(以下简称:人行青海省分行)主办的“6·14信用记录关爱日”专题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在青海西宁举行。

  活动现场,青海省级银行业金融机构、西宁市公积金管理中心、征信机构和评级机构等21家单位围绕信用报告的查询使用、个人信息保护等内容,通过摆放展板、发放宣传资料、设置咨询台现场答疑,引导广大市民积极维护个人信用记录,共同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进一步提升市民信用水平。

  中国人民银行青海省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马建斌介绍,一直以来,人行青海省分行立足青海民生实际和民众对征信的多元化需求,着力改善地方信用环境,大胆探索信用普惠路径,将征信工作贯穿于服务地方实体经济发展的全过程。截至目前,中国人民银行组织建成的征信系统累 计收录青海省492万自然人、19万户企业和其他组织的信息。

  2023年,青海省银行业金融机构、征信机构、评级机构及各类接入机构借《征信业管理条例》颁布十周年之机,开展“十年征信路 奋进新征程”专题宣传活动,主动回应广大民众征信服务诉求,全年提供城乡居民征信查询达50万人次。

  同时,人行青海省分行推广应用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和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丰富创新征信产品供给,征信赋能实体经济发展质效进一步提升,助力融资难问题有效缓解。

  “今天的活动,让我了解了很多征信方面的知识。”西宁市民张贵璐告诉记者,前两天,因买房需要查询自己的征信报告,原本以为需要像以前一样排很长时间的队,没想到现在银行网点就可以查,非常便捷。

  征信体系是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征信体系建设是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马建斌表示,人民银行青海省分行将以此次宣传活动为契机,组织全省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银行业金融机构等单位,围绕以“爱征信、惠民生、助发展”为主题,开展为期一个月的专题宣传活动,深入普及征信知识,全面提升社会公众信用意识。(完)

<img src="//www.chinanews.com/cr/2023/0126/4241939738.png" alt="爱上中国风丨惊艳!中文“十级”的意大利“萌娃”合唱团" />

  新华社太原1月25日电(记者柴婷、魏飚)冬日里,位于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信义镇严村的温室大棚里,蔬菜水果长势正旺,一派绿意盎然的景象。走进草莓大棚,陆续成熟的草莓色泽红润,在绿叶映衬下,格外诱人。

  陈颖带领同事们多次深入企业,开展政策宣讲,指导企业拓展市场、培育品牌。

  由于刀头紧贴岩壁,三百多斤重的滚刀只能依靠3个壮汉利用导链从不足一人高的小孔运送至刀头位置。每更换一次滚刀,大家都会一身大汗。

  如今的巴厘村,是游客了解兴隆侨乡文化的重要窗口。随处可见的东南亚风格建筑、装饰,鲜艳浓郁的颜色充满了异域气息。在这里,学上几句简单的印尼语、观看热情洋溢的印尼风情舞蹈、换上异国风情服饰打卡几乎成为游客逛景区的标配。摄影师小蔡说,春节期间每天跟拍的换装体验游客订单接不过来。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阿斯塔纳1月26日电 乌兹别克斯坦总统米尔济约耶夫于当地时间26日至27日对吉尔吉斯斯坦进行国事访问。

李育诚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