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秋粮收获过九成半

来源: 砍柴网
2024-06-25 00:37:19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今年以来,各地深入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克服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影响,一手抓农业防灾减灾,一手稳面积提单产,全国粮食供给保障能力有了新的提升。

  眼下,全国秋收进度已过九成半。从东北平原到中原大地,从西南山区到鱼米之乡,秋粮正陆续收储入仓。

  今年我国粮食生产克服了黄淮地区罕见“烂场雨”,华北、东北局地严重洪涝,西北局部干旱等灾害影响,夏粮产量达2922.6亿斤,处于历史第二高位。早稻产量达566.7亿斤、增加4.3亿斤,连续四年增产。我国秋粮增产已成定局,全年粮食产量有望再创历史新高,连续9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来之不易的丰收背后,是一系列重农抓粮、夯基固本的扎实举措不断出台,并深入推进。

  设施装备条件持续改善,1—8月全国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4470万亩。水利部今年安排投资388亿元,支持598处大中型灌区建设和改造,投资规模比去年增加了7个百分点。农机装备补短板取得突破,320马力无级变速拖拉机、电驱式精量播种机成功量产应用,再生稻收获机、油菜移栽机等产品基本成熟。在我国南方丘陵地区,小型农机的使用率正在不断攀升。湖南省郴州市的106万亩晚稻中,有70%种植在丘陵地区,今年当地投入了超过1200台体型轻巧的履带式小型农机参与收割,让小山坡、梯田类的地区机收率提升至82%,相比去年提升了8个百分点。

  来之不易的丰收背后,是国家今年首次启动实施了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重点聚焦单产提升潜力大 的玉米、大豆等作物。据测算,300个重点县单产提升对粮食丰收的贡献率达到了73%,有效对冲了洪涝、干旱等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今年,中央财政实施小麦“一喷三防”补助全覆盖,启动实施南方早稻集中育秧补助,扩大稻谷、小麦、玉米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实施范围,国家继续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充分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目前,全国秋粮收获,以及下茬冬小麦、冬油菜的播种都进入了收尾阶段。在广袤的田野上,亿万农民正辛勤耕耘,谱写丰收的新画卷。(央视网)

  在美国当局调查涉及前总统特朗普相关案件时,近来一系列新的发现让白宫陷入“尴尬”。

  娜允镇南雅村的牛油果基地已过了采摘季,但基地里的群众没有停歇,他们在娜允村集体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的指导下开展冬季除草、灌溉。公司负责人方燕玲说,去年镇上成立公司加强了农资投入和管护工作,并对牛油果地进行摸底,还细化管理、销售方案,最大限度发挥产业助农增收作用。

  “我国期货市场对外开放步伐不断加快,建议进一步优化相关制度规则,如按期货公司成交、持仓披露改为按交易者类型披露,以及增设集合竞价,方便境外交易者撤销隔夜未成交指令。”仲鹤依建议,这些交易规则的优化将更符合境外交易者习惯,与国际市场交易惯例接轨,促使更多境外交易者参与我国期货市场。

  不少三元正极材料厂商正加速扩产,以抢占更多市场份额。2022年11月份,振华新材募资45亿元用于正极材料生产线建设项目(义龙三期),将新增公司10万吨/年高镍(镍8系、镍9系)三元正极材料的生产能力,并兼容中镍(镍5系)、中高镍(镍6系)三元材料、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生产。

  公开资料显示,广物集团为广东省人民政府及广东省财政厅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国有控股公司,广物集团的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均为广东省人民政府,主营业务为商贸与物流,能源化工产品制造,产业园投资、运营与管理。易事特目前主营业务涵盖智慧电源、数据中心和智慧能源三大板块。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广州1月13日电 (程景伟 何毅毅)北国雪飘,南国梅开。目前,广州市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地内的十万余株梅花竞相绽放,吸引众多游客前去赏花“打卡”。

连克欢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