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遛娃舱”体现服务温度

来源: 海报新闻
2024-06-10 11:58:24

  近日,在厦门开往上海的一班高铁列车上,一群小旅客在乘务员的带领下玩着趣味小游戏——这列高铁列车的餐车车厢部分区域被改造成“遛娃舱”,既人性化又暖心,引来众人纷纷点赞。(1月31日新华社官方微博)

  早前曾有脱口秀演员吐槽,因身旁坐了一位比较活泼好动的小朋友,自己的那趟高铁乘车体验就像“坐在超市门口的摇摇椅”一样,而且“一口气坐了五个多小时”……虽是调侃,但颇能引人共鸣——相信不少人在高铁上都有过被熊孩子“支配”的 恐惧,让人“敬而远之”。

  路人有所顾忌,当父母的又何尝不知?现实中,除了极个别父母“摆烂式带娃”,其实大部分家长挺介意被当成“熊孩子”的父母。然而,要想“神兽”乖乖坐在座位上,也并非易事。特别是低幼龄的小朋友,尚处于探索期的他们,大多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而且情绪也难以自控。为此,不少家长只能带娃到车厢连接的过道处“放电”。可过道不仅人来人往,还摇摇晃晃,用作“遛娃”也有一定的安全风险。况且,当“神兽”玩腻了,照样有可能在过道吵闹。最终,可能还是苦了孩子、累了家长、恼了众人。

  近几年,关于是否应设置固定的儿童专用车厢在网络上频频引热议。核心争论点之一,便是资源分配问题,尤其是在春运这一特殊时期,“一刀切”划出一部分车厢资源专用为儿童车厢,难免让人感觉受区别对待,有浪费客运资源之嫌。而这次高铁“遛娃舱”给出了另一解题思路——不硬性划分,而是对现有空间(餐车车厢)进行临时改造、巧妙利用。各地铁路部门可以有所借鉴,结合自身情况,提供相应的服务。

  说到底,所谓人性化服务,就是多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解需求。如网友所评,此次“遛娃舱”正是因为工作人员用有温度、可操作的方式,才回应了“大小乘客”的诉求。

  铁路市场地形狭长,长度不到1公里,平均宽度15米,最窄处只有10米,并且还“嵌套”在11个小区和1个学校之间。百禧公园项目设计师刘宇扬说,要兼顾公园的公共性和民居的私密性,这个空间很难按常规布局。

  康复治疗是南磨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一大服务亮点。今年春节期间,该中心的所有科室对外开放,满足市民就医问药需求。康复病房内,十余位患者的康复治疗也会照常进行。

<a><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1/22/52/2520365478474356588.jpg" alt="" /></a>

  作为泉州南音“四大名谱”之一,《百鸟归巢》演奏技法特殊,曲调婉约,借“宿鸟归飞”的音乐意境,表达了客居他乡的游子对故国家园无限的怀念和深深眷恋。

  目前克莱恩和这些潜在人选都未发表评论。

  这道混搭饺子味道出乎意料地好。安德鲁说,他要做给妻子和孩子们吃,有机会还要做给意大利的父母们尝尝。

吴孟花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