潺潺“水脉”润田垄,把防旱落到实处细处

来源: 腾讯新闻
2024-06-14 01:45:17

  【地评线】桂声网评 :潺潺“水脉”润田垄,把防旱落到实处细处

  抓好农业灌溉,是促进粮食丰收、保障粮食生产的重要一环。今年我国累计灌溉供水已达528亿立方米,灌溉面积超4亿亩,为农作物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当前,全国进入“三夏”大忙时节,各地抓紧抓牢夏收、夏种、夏管各项工作,夯实全年粮食丰收基础。沃野尽展新“丰”景,粮食丰收既要靠“天帮忙”,也要靠“人努力”。上半年,云南、四川等地降雨持续偏少,出现不同程度旱情。得益于开年以来各地抓住有利时机,多水源联合调度,储备充足的灌溉水源,相关地方农业生产用水才得到了有效保障,为夏粮丰收做足了“提前量”。

  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水旱灾害是粮食丰收的大敌。自然灾害多发,是我国的一个基本国情。去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擘画出一幅壮阔“丰景图”,提出确保2024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每一粒粮食,都事关14亿人的饭碗,须臾不可松劲。今年来,不少地方出现极端天气,超高温、大暴雨等水旱灾害犹如不速之客,对农作物构成严重威胁。无论是洪水泛滥还是旱魃肆虐,都是农民心头挥之不去的阴影。不负粒粒皆辛苦,每一滴汗水都当化成丰收的希望。主动防范风险,全国上下一手抓农业生产,守牢耕地面积,鼓励农民多种粮、种好粮,另一手抓好灾害防御,督促粮食主产区等重点区域排查整改防洪风险隐患和抗旱薄弱环节,协调安排1.74亿元支持云南、四川抗旱,保障灌区农作物时令灌溉用水需求。正是把“防”的功课做在前面,才不断把握了“田间地头”里的主动,全国上下才有了喜迎新丰收的底气。

  水旱灾害并非完全不可控。田间地头里的事,早已告别“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耕作方式,退出了“镐锄镰犁”,随之而来的是智能化的“金戈铁马”。种粮大省山东激发数字活力,对灌溉引水实行远程控制、自动化监控启闭等,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使工程调控更为精准、水量调度更为及时;湖北应用数字孪生技术,通过数据感知、模型计算、调度方案优选等,有效保障灌区农田灌溉……藏粮于技,这是促进粮食丰收的“科技密码”,各地当攥紧这把“金钥匙”,有效提高农业灌溉用水利用效率,切实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在活动现场,众多前来观看的民众将“火狮”围成一圈,并将点燃的鞭炮投向“火狮”,而赤膊的舞狮人则任凭四面八方密集的鞭炮投掷而来,毫无惧色,脚法有序地腾跃跳挪避开。

  据大冶市陈贵镇党委书记柯红云介绍,该镇围绕村庄整洁、厕所革命、污水处理、垃圾分类、乡愁记忆、景观打造、文化传承等,依托各湾组自然禀赋、基础条件、人文历史,选定了8个“共同缔造”试点。村民们将产业发展、旧址保护修缮与美丽村庄建设相结合,护住乡土,记住乡愁,推动乡村振兴。

  汤圆是台湾民众在元宵节必不可少的主食。洁白的汤圆,内馅的种类愈来愈丰富,其象征圆满、吉利、团圆的寓意从未改变。此外,源自闽南的红龟粿或元宵乞龟也在台湾一些县市流行,人们将由大米制成的糕点做成龟的形状,触摸各个部位祈求吉祥如意。

民众祈求关圣帝君在元宵夜

  在安徽歙县溪头镇汪满田村,嬉鱼灯习俗已有数百年历史。随着绚丽的烟花腾空绽放,锣鼓声中,鳞鳍闪烁的大小鱼灯被人群簇拥着,从各自的祠堂鱼贯而出,跟随灯引穿街过巷,或上蹿下跳,或左摆右摇……

<strong>  朝阳拟增8个特色文旅消费街区</strong>

黄小嘉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