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高校“土壤医生”:助力摸清土壤家底

来源: 红网
2024-06-18 03:23:51

  中新网武汉12月5日电 题:武汉高校“土壤医生”:助力摸清土壤家底

  作者 马芙蓉 王昭

  挖掘土壤剖面、观察与记载剖面形态、采集剖面土壤样品与标本……初冬时节,在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华中农业大学师生躬身田间地头,开展土壤普查外业剖面样点调查。

  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开展近两年来,华中农业大学师生立足专业优势,广泛投身普查一线。在12月5日“世界土壤日”之际,记者走近这群“土壤医生”,探寻其为土壤“体检”的故事。

  于2022年启动的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是时隔43年我国再次对土壤进行的“全面体检”。作为湖北省第三次土壤普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华中农业大学不仅参与制定湖北省级实施方案、技术规程等,配合开展土壤普查技术指导、业务培训、质量检查、成果汇总分析等,而且承担大量一线普查任务。

  全国土壤普查外业技术专家组华中片区组长、华中农业大学教授蔡崇法介绍,土壤普查旨在全面查明我国土壤类型及分布规律、土壤资源现状及变化趋势,掌握土壤质量、性状和利用状况等基础数据,摸清土壤家底。整个过程包括野外调查、室内分析、土壤制图、成果汇总、标本库建设和信息平台建设等环节。

  野外调查与采样是第一步,也是土壤普查质量保障的核心环节。2022年,该校相关专业师生完成试点调查地区天门市的调查采样任务,并形成试点普查成果。今年全面铺开调查后,该校又承担湖北山区、偏远地区等区域普查任务。

  华中农业大学教授王天巍介绍,野外采样包括地表、剖面两种采样。地标采样主要采集表层土壤,分 析土壤性质。剖面采样则需挖掘约1.2米深的土壤剖面,采集各层次土壤样品,描述其特性,研究其发生发育过程。对代表性土壤类型,还要制作土壤整段标本,建立土壤标本库。

  “野外工作量是非常大的。”该校副教授朱俊多次和团队自带干粮,在田间地头吃完后接着干,一天下来,累得倒头就睡是常态。该校副教授郭龙表示,野外工作,免不了风吹雨淋,但是大家没有一句怨言,都坚持完成任务。

  该校教授胡红青经常带领学生下地采样,“这次土壤普查对学生的专业能力、吃苦精神和劳动意识都是非常好的锻炼。”他说。在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谭文峰看来,此次土壤普查既是国家调查研究需要,也是师生实践锻炼的新过程,有助于师生更好地将论文写在田间地头。

  谭文峰介绍,整个土壤普查计划用时4年。目前,湖北土壤普查已全面铺开,该校将继续提供人力、智力支持,为明年全面完成外业调查采样及内业检测打下基础。(完)

  答:在探望还没“阳”过的老人之前,要通过核酸或抗原检测等方式做好自身筛查,以确保不增加老人的感染风险。

  <strong>央视网消息:</strong>春节期间,我国首个自营超深水大气田——“深海一号”二期工程的第一口水下气井正进入作业关键期,“海洋石油982”深水钻井平台正控制钻头向5000米的海底深处挺进。一起到现场看一看。

  乌克兰内阁部长涅姆钦诺夫24日在社交媒体发文称,乌内阁当天召开会议并决定解除国防部、社会政策部等机构4名副部长的职务。

<img src="//www.chinanews.com/cr/2023/0125/2271437580.jpg" alt="" />

  但在过去,过闸速度慢、大型船吃水深、航道浅,船舶因为搁浅造成拥堵的情况时常发生。杨宝龙回忆,原来都要把船的吃水深度控制在3米以内,每次装货都不敢装得太满。而如今,他再也没遇到过航行拥堵。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广州1月25日电:题:广州工业重镇内的消防站:没有警情是最大的宽慰

蔡宗原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