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保荐锡南科技IPO项目质量评级D级 发行市盈率高于行业均值51.16% 排队周期近两年

来源: 腾讯新闻
2024-06-02 09:27:47

  (一)公司基本情况

  简称:锡南科技

  代码:301170.SZ

  IPO申报日期:2021年6月30日

  上市日期:20 23年6月27日

  上市板块:创业板

  所属行业:汽车制造业(证监会行业2012年版)

  保荐代表人:宁文科,章巍巍

  IPO承销商: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IPO律师:上海市锦天城律师事务所

  IPO审计机构: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二)执业评价情况

  (1)信披情况

  问询轮数为3轮;发行人未披露报告期内发行人退换货情况;发行人关于“三创四新”的分析论证均缺少量化分析,针对性不足,重点不突出;无锡瑞盛的股东为张瑞庆、张盛,首轮问询回复未说明二人的基本情况。此外,首轮问询回复显示发行人于 2003 年成为无锡农商行的股东,与发行人 2005 年成立的时间存在矛盾;发行人在招股说明书“重大事项提示”部分表述缺乏针对性,未按照重要性原则排序,未对业务成长性及业绩波动风险、主要原材料波动风险、新能源汽车替代风险、募投项目风险、新产品和技术开发风险等进行充分披露。

  (2)监管处罚情况:不扣分

  报告期内,发行人及其子公司共受到1项行政处罚。

  (3)舆论监督:不扣分

  (4)上市周期

  2023年度已上市A股企业从申报到上市的平均天数为487.83天,锡南科技的上市周期是727天,高于整体均值。

  (5)是否多次申报:不属于,不扣分

  (6)发行费用及发行费用率

  锡南科技的承销及保荐费用为7160.00万元,承销保荐佣金率为8.42%,高于整体平均数6.35%,高于保荐人中信证券2023年度IPO承销项目平均佣金率5.87%。

  (7)上市首日表现

  上市首日股价较发行价格涨幅20.59%。

  (8)上市三个月表现

  上市三个月股价较发行价格涨幅2.97%。

  (9)发行市盈率

  锡南科技的发行市盈率为37.11倍,行业均数24.55倍,公司高于行业均值51.16%。

  (10)实际募资比例

  预计募资5.96亿元,实际募资8.5亿元,超募比例42.68%。

  (11)上市后短期业绩表现

  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较上一年度同比增长15.56%,营归母净利润较上一年度同比增长1.67%,扣非归母净利润较上一年度同比降低2.18%。

  (12)弃购比例与包销比例

  弃购率0.83%。

  (三)总得分情况

  锡南科技IPO项目总得分为60.5分,分类D级。影响锡南科技评分的负面因素是:公司信披质量有待提高,上市周期较长,发行费用率较高,发行市盈率较高,上市后第一个会计年度公司扣非归母净利润下滑。这综合表明,公司短期内盈利能力有待提高,信披质量有待提高,建议投资者关注其业绩表现背后的真实性。

责任编辑:公司观察

  3月,多地政府联合企业发出购车优惠政策,加之国六B将落地,引发了车市价格战,频频出现大额优惠。如今,随着各地方政府推出的购车补贴陆续到期,国六B落地时间亦或将延后,“等等党”现在买车还能有大额优惠吗?

  学生要力争成为X型人才。鉴于当前复杂多变的就业环境,企业需要的是能够快速适应新任务、新挑战且具有工程师思维、商业思维、领导力和团队精神的员工。X型人才是指具备两门或两门以上的学科专业知识或领域能力,同时在知识深度、能力广度和思维创造性程度上能够自我迭代、灵活驾驭、敢于探索的创造力驱动型人才。如对X型产品开发者来说,他们不仅具备产品开发、品牌、用户需求等方面的系统知识和能力,还要对产品和市场趋势具有深刻洞察、独到见解和创新力,能够创造颠覆性产品,引领市场变革。

  有中小行人士对中新经纬表示,该行接到了监管的口头通知,(存款利率调整)和MPA考核挂钩,银行可以自主选择。“分数低和存款利率调低可以自己选择,我们比较重视评级,所以把利率调整了。”

  值得注意的是,常住人口增加的省份既有经济发达的东部省份,也有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除上海市外,长三角地区的浙江省、江苏省和安徽省常住人口均保持增加;同时,西部省份四川省、云南省、宁夏自治区、青海省等常住人口也有小规模增长。这显示,人口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与劳务输出地人口回流现象,在2022年同时存在。

  这与传统外贸的大单交易颇为不同。多位制造企业负责人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传统的B2B外贸有季节性,客户一年只来几次,但每一次都会大量订货。“专做外贸的企业,一个订单下来,只一个款式,就能出上万件。如果单小,即便利润很高,厂家也看不上。”从业近20年的资深服装外贸人叶志斌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这个年代,贸易究竟要怎么做,连贸易商都费劲的事,我不相信新手能干过老油条。”文丹枫认为,产能过剩背景下,制造商直接下场做零售,容易掀起“没有最低,只有更低”的“自杀式”价格战。“人家一诱惑,就干别的去了。想转型没错,但一不小心变成转行,就把自己做死了。”文丹枫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苏国维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